![]() |
首页 > 临床报道 > 正文 |
北京友谊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急性肠衰竭研究获进展 【 2006-03-23 发布 】 临床报道
日前,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宝恩、张淑文教授等历时30余年完成的“急性肠衰竭中西医结合诊断及临床疗效研究”,获得了2005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研究率先提出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中医证型和肠衰竭辨证要点,提出了MODS时肠衰竭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中医通腑疗法能够有效治疗MODS,并研制出对急性肠衰竭有显著临床疗效的通腑颗粒。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研究人员自1974年以来,运用“下法”治疗急性感染及感染性MODS,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并逐步认识到“下法”有利于防治感染性MODS,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此后,在1985年至1992年间,通过对225例感染性MODS病例的观察,总结出MODS急性肠衰竭的主要中医证型分别为实热证(100%)、血瘀证(60.4%)、胃气上逆腑气不通证(46%)、厥脱证(23%)。在1993年将之与西医学的肠衰竭诊断标准相结合,创立了该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 在此期间,他们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六腑以通为用”及“急下存阴”等中医理论,提出以大黄为主,通里攻下的通腑治疗新方案,将感染性MODS病死率降至28.4%。1995年他们依据这一成果,研制成通腑颗粒。此后,他们通过临床研究证实,该药可从多靶位治疗急性肠衰竭,可保护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促进胃肠运动功能、显著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明显减轻MODS患者内毒素血症,降低重症感染患者MODS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动物实验证实,通脏颗粒的作为机理为加快休克实验大鼠肠道推进、增加休克实验大鼠胃肠电的频率、提高休克实验大鼠胃肠电的振幅指数、减少休克大鼠器官细菌移位。 /**/
更多关于 急性肠衰竭 的新闻《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