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临床报道 > 正文 |
美国进行吸入的微粒对健康是否有害的研究 【 2006-08-21 发布 】 临床报道
经过多年来关于空气中微粒对健康是否有害的研究,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当老鼠吸入纳米级的微粒时,这些微粒会沿着一个迅速而有效的路径从鼻腔转移到大脑的一些区域。他们的成果发表在8月份的《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 据第一作者,环境医学的助理教授Alison Elder博士说,他们还发现了会引发炎症的基因表达改变和细胞压力的反应物,但是他们还不知道累积地吸入微小颗粒会不会造成脑损伤。 研究中使用工厂电焊工人吸入的典型浓度的氧化锰微粒进行测试。实验中使用的氧化锰微粒的大小与那些充满争议、被持续调查的纳米工业中产生的颗粒大小相同。 纳米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潮流,它涉及使用碳、锌、金等许多材料加工成的直径小于100纳米的微粒。这些材料的加工处理可以帮助制造出前所未闻的微型电子、光学和医学设备。这些亚微米尺度的微粒也使用在牙膏、洗涤剂和防晒霜等消费品中。 一些医生和科学家们担心暴露在这些纳米级微粒下在细胞级别上对人们会有影响。罗切斯特大学处于这种环境健康研究的前沿。在2004年,美国国防部选择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来领导一个耗资550万美元的,关于具有化学特性的纳米微粒是否和怎样对动物和人类细胞造成损伤的研究。 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微粒会迅速地通过老鼠的鼻孔到达脑部负责嗅觉的嗅球区。它们还会到达纹状体、前皮层、小脑和肺。 研究发现,12天后,嗅球部分的微粒浓度上升为初始的3.5倍,肺部的上升为2倍。虽然微粒没有引起明显的肺部炎症,但是根据基因和蛋白分析发现,一些如肿瘤坏死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等的炎症生物标记和压力反应物,在脑内的浓度有明显的升高。 科学家们总结说:“尽管人类和啮齿类动物呼吸系统不相同,但是微粒运动的路径可能在人类身上也是存在的。” /**/
更多关于 吸入的微粒 的新闻《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