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临床报道 > 正文 |
沪科学家实验表明:羊膜细胞能修复受损神经 【 2006-10-23 发布 】 临床报道
一张曾经孕育新生命的透明“温床”——羊膜,有望在其废弃后,为组织损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日前,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研究员郭礼和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移植人类的羊膜细胞,使一只脊椎受损的猴子重新长出了神经纤维,恢复了运动功能。该实验结果表明,羊膜细胞可能类似于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为任何成体细胞的“万能”潜力。 去年冬天起,郭礼和及其团队与苏州大学医学院合作,为一只右侧脊椎被部分切除的猴子做了细胞移植手术。他们首先从人类婴儿出生后废弃的羊膜中提取羊膜上皮细胞,然后在培养条件下转入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最后将这些细胞植入猴子脊椎的受损部位。两个月后,猴子的右腿不但完全恢复了行走功能,而且可以双腿并用,灵活攀爬。 羊膜,通俗地说就是包裹羊水的那层透明薄膜,一张成熟的羊膜面积可达2平方米,聚集了3亿个羊膜上皮细胞。作为胚胎的保护层,羊膜不仅为胎儿发育提供营养,也是一道阻隔母体与胎儿两个异体组织互不排斥的奇妙屏障。 正是羊膜细胞这种抗排异的特征引起了郭礼和的兴趣。早在2003年,由他领导的团队就开始对羊膜细胞进行探索,先后用它对脑中风、脑外伤、帕金森综合征及糖尿病等进行了细胞治疗研究。 其实,人类寻求组织再生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其中,直接利用来自于人体的胚胎干细胞是进行组织再造最直接的方法,但却一直备受伦理争议。而羊膜在跟随胎儿被排出母亲体外后一般都被废弃,因此利用羊膜移植进行组织修复无疑将绕过伦理那道坎。 尽管羊膜细胞有着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但它并不等于胚胎干细胞。比如,羊膜细胞的增殖能力比胚胎干细胞要弱得多,细胞分裂速度很慢。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羊膜细胞移植后产生肿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干细胞移植后产生肿瘤的风险则要大得多。 下一步,研究小组将进一步验证猴子身上再生出的神经纤维是否真的来源于羊膜细胞。未来,郭礼和希望通过羊膜细胞培养出胰岛β细胞,帮助糖尿病人正常分泌出胰岛素。不过,他一再强调,要将羊膜细胞移植技术应用到临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毕竟,这还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全新领域。 羊膜细胞的国际研究 去年6月,日本国立精神和神经中心通过移植胎儿羊膜细胞治疗患帕金森综合征的实验鼠取得进展,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去年8月,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开发表论文证明,羊膜上皮细胞能够表达胚胎干细胞特有的标记蛋白。 今年3月,日本理化研究所中村幸夫等研究人员成功地将羊膜细胞分化成了能形成骨骼的成体细胞。
更多关于 神经损伤 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