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临床报道 > 正文 |
专家临床发现:癌细胞转移初期治疗效果最佳 【 2007-08-16 发布 】 临床报道
当一个人处在陌生环境,人生地不熟的时候,总会感到特别孤单,与周边的人也会显得格格不入,但一旦慢慢熟悉了新环境,他就会如鱼得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癌细胞的转移过程是不是也像人到了一个新环境一样?在日本东京银座的一家咖啡店里,正在攻读博士后的潘文胜忽然从自身的心情得到灵感,由此揭开了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之谜。据悉,这在国际上也属首先发现。 昨日,浙医二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留日博士后潘文胜向记者透露,正是源于当时他在异国他乡的心情,灵感忽闪,意外发现了早期胃癌淋巴结微小转移时所特有的生物学特性,由此展开了微小转移的深入研究。 众所周知,胃癌发病率高居消化道肿瘤之首,虽然胃癌的治疗手段目前已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治愈率仍难以令人满意。早期胃癌手术后,仍有十分之一的患者出现复发和淋巴转移。那么,癌细胞究竟是怎么转移的?它在转移的过程中又有哪些特性?“这是目前解决恶性肿瘤的关键,微小转移课题也由此备受世人瞩目。” “研究是从一个癌细胞的游离开始的。先是像葡萄一样,从原发灶里掉下一颗,癌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到达周边地方。这时候的大部分癌细胞,会因为‘水土不服’而死亡,但还有一些癌细胞在3―4周之内会躲在毛细血管或淋巴管上,先是黏附在那里生存下来,也就是它的潜伏期。它这时的特点,就像人初到一个新环境一样。” 潘文胜解释:“微小转移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阶段,有其独特的细胞生物学特性。这时的癌细胞恶性程度比较高,黏附力比较低,增殖能力也比较弱,部分甚至处于静止状态。但它只是潜伏在那里,一旦周围环境成熟,总有一天会爆发。到那时,能量强大起来,要杀死它可就来不及了。” 那么,什么样的转移才叫微小转移?怎么发现癌细胞有没有微小转移呢?潘文胜说:“直径小于1毫米甚至只有几十个微米的,是微小转移灶的判断标准。” 潘文胜在研究中发现,伴微小转移的淋巴结大小只有1毫米至10毫米,平均只有5.7毫米。但在现有的医疗设施中,无论CT还是B超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却只能发现1厘米以上的病灶。因此发现微小转移灶有一定的难度,为此临床上有学者在术中应用色素发现淋巴通路,以发现微小转移的淋巴结。此项研究结果就是当癌细胞还在微小转移的萌芽状态就早期发现它,并把它杀死,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为此,潘文胜还同时展开了淋巴转移的预测体系的研究,对于有淋巴结微小转移倾向的患者,据此就可以考虑应用抗癌药物,以诱导细胞凋亡,并明确提出应用抗癌药物的时间,最好在手术后3―4周为最佳。 “尽管人类攻克癌症的路还很漫长,但如果在萌芽状态,就把它扼杀掉,并使复发和转移的几率降到最低,这对病人和社会的意义是很大的。” 有人算了一笔账:一个胃癌病人,以前是以外科切除手术为主,基本上是来一个,开一个,费用一般在3―5万元,术后还要进行化疗,费用也要3―5万元,加起来总计将近10万元。现在通过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通过微创手术费用只要2000―3000元左右,而且胃依然保留,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再根据全国十万分之四十的胃癌发病率,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
更多关于 癌细胞 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