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临床报道 > 正文 |
全球首例“人造气管”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 2009-01-09 发布 】 临床报道
医学技术革命性跳跃,“人造器官”造福等待器官移植患者 新快报讯 据英国最新一期的《柳叶刀》医学杂志、《新科学家》11月19日报道,今年6月,一支由多国科研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在西班牙完成了全球首例“人造气管”暨完整的“人造器官”移植手术,如今术后5个月过去了,这名30岁女患者已彻底康复。 量身定做“新气管” 克劳迪娅??卡斯蒂洛现年30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居住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由于长期患有严重肺结核,克劳迪娅的左肺气管严重坏死,呼吸困难。经过集体会诊,西班牙医生决定放弃切除患者整个左肺的传统做法,大胆尝试全球首例“人造气管”移植手术――为患者移植一个量身定做的“新气管”。 为了完成这一革命性的先锋手术,来自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的科研人员进行了跨国合作。手术共分5个步骤完成。 首先,提取捐赠气管。医生从一位合适的捐赠者遗体上切下一段7厘米长的气管;其次,“脱细胞”处理。利用清洗剂和生物酶对这段捐赠气管进行“脱细胞”处理。6周之后,捐赠者的细胞被全部清洗干净,只剩下可用作基本“支架”的结缔组织;接着,将患者自身干细胞注入“支架”。科研小组从克劳迪娅的骨髓中提取干细胞,转化成可以生成气管壁的软骨细胞,再植入处理好的“支架”中;然后,培养“新气管”。培养4天后,克劳迪娅的细胞成功地附着在“支架”上,“人造气管”就完成了;最后,移植“新气管”。今年6月,医疗小组将克劳迪娅的左肺坏死气管切除,移植上“新气管”。 自身细胞避免排斥 手术大功告成后,克劳迪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住院仅10天,她便顺利出了院。如今5个月过去了,她已经彻底康复,不仅可以和孩子们玩耍,而且还可以从事爬楼梯、跳舞等剧烈运动,再没有出现呼吸不畅的问题。 据了解,传统器官移植手术的最大缺点是,患者在术后必须长期服用免疫系统抑制剂,由此造成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与之相比,“人造器官”移植手术的最大优点恰恰在于,彻底避免了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所移植器官的排异。 国际医学权威们指出,这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医学技术的一次革命性跳跃,将为成千上万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它预示着,科学家们将来可以利用患者自身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任何一个完整的“人造器官”,无论是中空结构的耳朵、鼻子、胃肠道、膀胱、生殖器,还是实心结构的肝脏、心脏或者肾脏。 1.克劳迪娅患有严重肺结核,左肺气管坏死,导致呼吸困难。 2.从患者骨髓中提取干细胞,培养成可以生成气管壁的软骨细胞。 3.医生从捐赠者遗体上切下一段气管,然后用清洗剂和生物酶对气管进行“脱细胞”处理。6周后,捐赠者的细胞被全部清洗干净,只剩下可用作基本“支架”的结缔组织。 4.将培养好的软骨细胞植入“支架”,细胞成功地附着后,“人造气管”就完成了。将克劳迪娅的左肺坏死气管切除,移植上“人造气管”。 /**/
更多关于 人造气管 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