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主要原因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类。根据国外近年的研究,许多学者发现骨形态形成蛋白受体IA(BoneMorphogeneticProteinIA,又名ALK3)在心脏的发育及心肌细胞的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室间隔缺损形成有关。但它是一种上游的信号传递分子,在多种脏器和组织表达,而非心脏特异的信号传递分子。为了探索心脏特异的ALK3下游基因,利用alpha-MHCCre+loxP系统繁育心脏ALK3基因敲除小鼠,用PCR选择性cDNA差异显示法筛选其下游基因,同时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分析这些心脏特异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室间隔缺损形成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研究这些信号传递途径。为探索其发病机理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新药研究提供靶点。
负责此项目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有80多年历史的省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浙江省内医疗机构中功能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单位之一。目前它拥有1350张床位,在编职工1728人。医院的目标是在五年内把新的温医一院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
项目负责人杨德业,博士后,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教授。在上海医科大学分子遗传中心宋后燕教授的实验室读研究生期间参与并完成了863攻关课题的子课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中的应用”,并写了题为“作用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A链单克隆抗体制备和应用”的论文。1993年-1997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工作期间,承担了高血压病研究课题“雅施达与硝苯吡定在逆转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对比研究”,1998年-2001年12月,留学美国,并承担了美国国家级课题(NIH课题)“骨形态形成蛋白的受体IA(BMPRIA,ALK3)基因的研究”。2003年,负责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致病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入选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培养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