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美迪医讯 > 中国医师协会公布行业调查结果 |
中国医师协会公布行业调查结果 【 2005-08-08 发布 】 美迪医讯
调查显示: ——中国医师人力资源数量配置不平衡。表现为医护比例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学科比例失衡,口腔、妇产、检验、护理、放射卫生、预防保健等方面人力资源短缺。加上高学历的卫生人力资源不愿意到基层单位工作,造成城市卫生人员中本、专科人才堆积,农村大专以上人员短缺。 ——中国医师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技术方面,我国的高、中、初三级卫生技术人员构成比为1:0.43:0.15,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中等发达国家为1:3:1,中级人员比例偏少;专业方面,全国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力约占总量的88%,而预防、保健和专科防治机构的卫生人力只占近7%,缺少全科医生和护士,以及信息、电脑、生物工程等非卫生类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人才;年龄方面,40~50岁年龄段的 业务骨干所占比例较小,具有高级职称的中青年人较少。 ——中国医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但是相对于我国卫生事业投入较少而言,我国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较高。表现在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有些专业或学科只能依靠返聘的老专家;基层医疗单位整体素质较低,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卫生院中分别有1/5和1/3以上没有专业学历;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现代管理的思想、知识和技能。 ——中国医师人力资源配置不平衡。城乡不平衡,城市卫生人力资源已相当充足,而农村仍然缺乏;东西不平衡,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远远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上下不平衡,高学历、高职称的卫技人员集中在较大的三级医院;基层目前大部分是中专学历,甚至更低。 对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看法 近半数医师认为当前医院人事制度改革重点问题是用人观念的问题,远远超过薪酬待遇、考核体系和引进人才等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点。调查显示,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中不同职称医师对医院人事制度改革重点的看法基本一致,说明不少医师希望所在医疗机构能够在用人观念上有所突破,打破医疗机构沉积很深的学术和学科壁垒以及职称晋升论资排辈、年龄设限等不利于人才发展的障碍。 对于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出现的“高端人才荒”,不少医生认为通过提高现有人才的利用率可以缓解医院人才短缺的问题。高职称医师更倾向于这种观点。目前,机制不健全、人才出口封闭,使得医院医疗人事制度改革缓慢,医师内部执业环境受到影响。现行的医疗体制中,能否合理使用现有医师资源,对于医院人事制度改革能否获得成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医师更加关注薪酬待遇问题,医院级别越高,医师对薪酬待遇的关注就越强烈。处于初级职称的医师较之高级别职称医师更加关注薪酬制度的改革。 对于人才流动的态度 有近66%的医师对医师人才流动持支持态度,反对者寥寥无几,仅有1%。在大中型医院,医师对人才流动的支持率要比在基层医院高。因此,人才流动是被广大医师所认可和支持的。此外,东部地区受周边大环境影响,对人才流动抱有积极态度,赞成通过流动来获取更多自身利益和发展机会。 但调查同样显示,当前医师呈现无序流动现象,这种没有良性引导的流动局面会对我国整体医疗事业发展产生一定不良影响。专家指出,医师的无序化流动,促使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也影响了我国总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认为影响医师流动的因素 大多数医师认为影响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区域经济环境,其次为政策导向,最后是个人发展的需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师较之经济发达地区更加认为区域经济环境是影响医师流动的主要因素。 而医师职称越高,在考虑区域经济环境的同时,也越注重个人发展的需要,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说明医师已由追求终身就业转向追求终身就业能力。 调查显示,人才流动由小医院流向大医院,由北方及内陆省份医院流向南方沿海发达省份医院,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凭借优越的区域优势成为吸引医师流动的目的地。在广东等地,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医师有获取比中西部城市更高薪酬待遇的可能性,所以人才流动频繁,人才市场繁荣。 医师人才流动意向 虽然外资医院还仅仅出现在个别城市,但是大多数医师(78%)认为外资医院的进入和国外医师的涌入,会加剧国内医师行业的竞争。 此外,有近六成的医师倾向于前往非国有医院工作,包括外资医院和民营医院。而在民营医院和外资医院之间,他们又更倾向于选择外资医院。这种流动意向,并不因为医师职称高低而有很大变化。国有医院面临医师人才流失的潜在威胁。根据世贸协定,2005年外资医院将全面进入中国。外资医院的“人才本土化”战略,直接威胁国有公立医院的生存,使人才流失状况加剧。 对当前“多地点行医或异地行医”的看法 对于“多地行医或异地行医”,有近4成的医师反对,另有近4成的医师赞成,几乎持平;同时有两成医师持无所谓的态度。初级职称的医师比高级职称的医师更抱有支持的态度。 调查同样显示,大多数医师没有“多地行医或异地行医的经历”,比例高达84%。 医师对目前职业环境的评价 从总体来看,医师对目前职业环境满意度不高,完全满意者仅占7%。近4成多的医师对目前职业环境评价一般。 医患纠纷不断,医患矛盾加剧,使得医师执业环境受到严峻挑战。东部地区医师对于目前职业环境较之中西部医师更为不满,在东部地区对于当前职业环境基本满意的占27%,而中部地区是40%,西部地区是34%。此外,医院级别越高,对于目前职业环境不满意的医师所占比例就越大。在中高级职称医师中,近七成医师对于当前职业环境评价不高。 在职业方面的打算,多数医师希望通过参加阶段性培训、参加学术交流,以及通过继续深造等方式来提升自己。而对于广大医师,参加阶段性培训和学术交流是他们愿意采取的理想方式。 医师对人才培养政策的了解 只有近半数的医师了解国家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职称越高的医师,对于国家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就越了解。 针对国家人才培养政策中有关政策配套程度的看法,大多数不同级别职称的医师认为,目前国家现行的医师人才培养政策部分缺失。 对基层提供技术支持的看法 大多数医师支持组建基层医疗技术支持机构。93%认为组建基层医疗技术支持机构的政策是可行的,52%的医师曾经有过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支持的经历。 在认为基层医疗存在的最大问题中,有半数以上(54%)的医师认为目前基层医疗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缺乏,其次是经费有限,占29%。 到社区医院供职——近六成医师不愿到社区医院供职。而医师职称越高,到社区医院供职的意愿就越淡薄。 本文关键字:
医师协会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更多关于 医师协会 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