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蔚豪
作为一家金融租赁公司,远东国际赁公司进入医疗租赁行业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却成就了其行业领头羊的位置。是什么原因使远东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未来的远东又会在医疗行业有什么样的动作?为此,《中国医院院长》采访了远东公司副总经理方蔚豪。
成功源于专注
《中国医院院长》:远东公司快速发展的秘诀何在?
方蔚豪:首先,我认为最为根本的成功点在于人。一方面我们有制定清晰战略的人,另一方面有能够将战略准确理解并有效执行的人员。
第二个关键点在于我们将核心竞争力建立在最终用户的身上。进入这一行业以后,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研究客户的需求和特点,最终决定植根行业、长期发展。我们设立了自己的标准流程,建立客户能够接受的交易界面和对话界面,努力去让最终客户了解业务的模式,并发掘最大的价值点。这就是远东能够在医疗租赁行业成功的关键点。
第三,因为我们对事情的专注,我们只做融资的事情,并且只专注在几个领域。银行有着资金上的先天优势,但它面向多个领域。我们的优势在于对专注领域透彻的了解,长时间的行业沉淀和有效的执行。远东既然已经选定了目标,就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中国医院院长》:为什么远东会深入做医疗,而放弃了其他一些行业?
方蔚豪:对于任何一家租赁公司,它选择租赁领域的标准有这样几个:第一,这个领域发展比较稳定;第二,现金流稳定;第三,存在对话需求。符合这些条件的行业很多,比如电信,电力,医疗,航空,教育等等。远东深入医疗行业是因为医疗这个行业有与其他行业不一样的因素。我们期望找到一块能够落地生根,持续延伸的土壤,而不是简单地去做一两个没有关联性的项目。如果经历了多年以后,我们仍然在做一个个孤立的项目,这种模式及其形成的资产是没有价值的。我们的考虑是深入一个行业,并在这个行业中形成一条产业链,这样我们的价值创造可以在这个产业链上转移,一旦产业链的一段出现问题,我们可以在这个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对冲风险。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退出了航空、电力、电信领域,因为我们在这些行业无法深入地发展。
《中国医院院长》:目前租赁行业是否有政策上的瓶颈?
方蔚豪:现在行业中有一种声音,认为国家给予融资租赁的支持不够,政策上没有鼓励。我觉得不是这样,关键是自己的问题。国家的政策并没有瓶颈,并没有限制操作或者基础保障不足,整天寄期望于国家给予扶持政策的想法是不对的。
租赁拓宽了医院的融资渠道
《中国医院院长》:你们做的租赁业务和银行贷款有什么区别?
方蔚豪:具体的区别有很多,比如从资金角度来看,融资租赁是长期资金,银行贷款是短期资金。偿还的结构也不一样,银行是按照年来偿还,租赁公司是按照月、季或者按批来偿还。这对于医院客户来说是比较适合的方式。因为医院是一个有稳定现金收入的单位,可以加速还款来降低利息付出。与银行对比,租赁公司资金运作效率比较高,而银行的优势是资金规模很大。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我们挖掘客户的需要,满足他们,为医院提供增值服务。比如,最近我们举办了针对医院财务科长的医院财务管理研修班。将来我们期望能为设备科长、院长等专业群体也分别创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不同的医院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学习。毕竟,客户在不断增加之中,这么大的客户群体,我们可以尝试以远东为平台,让不同地区,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医院坐在一起,相互借鉴经验。进入医疗行业已经三年了,我们的数据库里有1500家医院的资料,这当然得益于远东与医院建立在深层次合作的性质。在为单体医院恪守保密承诺的同时,我们期望可以从中提炼共性和统计经验,取之于医院,也用之于这个群体。在这个问题上,毫无疑问,我们对医院提供的信息上的帮助和支持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基于双方在租赁期基础上建立的长期伙伴关系,只有医院发展了,我们的租金才安全,我们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
在融资领域之中,我们在租赁这个细分市场上致力于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但同时,与同行相比,由于我们先行几年,已经遇到了他们还没有遇到的问题,即融资租赁产品自身在商业模式扩张上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已经开始转型。融资只是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再往下一个环节,就是投资,医院的收购或者控股。今年1月份,我们专门成立了战略项目部,积极进行医疗产业投资和管理的准备工作。目前,前期的调研已经结束,只是因为最近国家卫生医疗政策新动向而带来一些波动,现在正在日趋明朗。这一步我们是一定要走的。从国家卫生政策来看,医疗行业仍然需要社会资金的投入。另外在管理上,我们也会在投资的医院中,建立健全自己的管理模式。
《中国医院院长》:租赁对于医院意味着什么?
方蔚豪:医院的融资渠道既宽又不宽。很多医院可以从各方面贷款,但事实上,还是需要仔细分析。比如,政府拨款是越来越少,时间很长,而且不确定性较大。银行贷款可能比较容易,但是执行起来有困难。比如银行确定了额度,但真正落实款项还需要很多步骤。所以,租赁带来的好处首先是拓宽了医院的融资途径。对于发展中的医院来说,他们资金需求很大,比如建楼。这方面就可以做一个很好的筹划:土建部分,时间较长,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设备方面通过融资租赁来解决,这样可以不占用银行贷款的额度;医院的自有资金可以用来支付日常开支,比如提供服务、员工福利、耗材的购买等等。如果这三块的资金拼盘能够做好,将会使医院能够以一个最优的融资组合来取得发展。
租赁的第二个好处就是操作比较简便,不需要抵押。
第三个方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融资租赁的利息要比银行贷款高,但是我们还款的方法和银行不一样,导致的结果是医院这样一个每月有现金流入的组织,它使用融资租赁的成本是比较合算的。
可以算一笔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银行贷款的成本是最低的。当然,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他们也会选择融资租赁,因为这可以起到一个报表改善和企业融资的作用。对企业而言,单纯从成本来看,银行贷款比较合适。比如100万,企业借一年,银行利息是百分之六,企业可以拿着资金做非常好的资金运营。无论是投入到产业还是贸易中。如果说,他每次销售的利润率是3%,一年周转四次,一季度一次,一年的利润率就是12%。即便还了6万的银行利息,还有6万利润。
但是医院不是这样,企业的资金运营效率高,而医院的资金运营效率低。医院不可能涉及到股票投资等方面,否则就成了专业投资机构而不是专业医疗机构了。医院的资金主要是投入在仪器设备上。医院应该把收益尽早偿还,以减轻利息负担。每季度偿还25万的本金,这样利息就是4万左右,明显比6万少。这就是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差别。
远东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
《中国医院院长》:现在的远东正在涉及哪些行业?是否有新的目标领域?
方蔚豪:医疗是很重要的一块,除此之外,我们还做教育租赁,印刷租赁和船舶租赁。其中,医疗和教育更能代表远东租赁的风格。因为我们是国资委下属的企业,我们不能够单纯讲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比如远东的社会效益体现在医院背后的病人,为他们提供及时的仪器治疗,提供社会的服务支持。
举个例子来说,记得江西有一家县级医院,当时需要买一台CT,通过我们融资来购买。当时院长到远东来签协议的时候,握着总经理的手都是颤抖的。他认为远东帮助了他,使得医院提前三年获得了设备,让医院上了一个层次,同时也挽救了很多危重的病人。因为当时,那个地区没有一台CT,病人需要坐车到市里去做CT,往往耽误了治疗。总经理经常用这个例子教育全公司,告诉大家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业。
另一个就是教育。安徽的“校校通”工程,给每个学校建立电脑教室。如果只通过省教育厅的投入,可能每三年才能建一批。但每延误三年,就会使一批学生失去早期电脑教育的机会。在这个项目中远东从首期开始介入,累计投入3亿元,2002、2003、2004三年做了3期,采购电脑6万台,建设了1500个电脑教室。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有保障了,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水平也有了提高,对于我们的民族品牌—联想也起到了作用,同时,还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件多方共赢的事情。
《中国医院院长》:目前的发展情势,是否对于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会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方蔚豪:我很欣赏管理学上的一句话,今天的问题源自于你昨天解决的办法。我们今天也遇到了问题,比如逾期率上升的问题,坏账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在调整,调整评估医院的角度等等。我们在过去已经感觉到医疗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但有一个因素我们没考虑到:每做一家医院的融资租赁,你就有一个资金回收的工作量。今年我们是1600笔租金回收,明年可能是3000多笔租金,后年可能是5000多笔租金。在管理上难度很大,成本很高,非常具有挑战性。
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我们调整内部的解决流程,加快效率,理顺关系。另一方面,我们的方向也有所调整,已经开始在投资和管理领域中做深入发展,换言之,开始准备转型。而对于新领域中人员的招聘方向是不同于以往的,比如我们现在非常关注具有多年医院管理经验的人员。
《中国医院院长》:我看到您放在桌上的《第五项修炼》,平时您关注什么样的管理思想?如何看管理上的技巧?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