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首页 > 美迪医讯 > 34例颅内血肿术后昏迷期护理体会  

34例颅内血肿术后昏迷期护理体会

【 2006-02-15 发布 】 美迪医讯
美迪网领先的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

冯秀琴 吕俊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 辽宁 沈阳 110032)
 
  颅内血肿是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中的一类常见继发性病变,可发生于颅内各处, 是脑外科中常见的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发展快,常合并其他外伤,并发症多,致残率、死亡率高,通过积极而准确的手术治疗和细心、周到、全面的术后护理对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我院从2002年7月~2005年7月收治重型颅脑外伤致颅内血肿34例,术后昏迷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2年7月~2005年7月收治重型颅脑外伤致颅内血肿需急诊手术共34例, 入院时经CT检查明确颅内血肿部位及出血量,其中男29例,女5例,年龄27岁~62岁,合并胸部外伤、血气胸者3例,脾破裂1例,四肢骨折6例,34例均行开颅清除血肿,3例合并血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1例脾破裂行同期剖腹探查,脾脏摘除术,合并四肢骨折者均在急性期内行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其中两例在外伤后两周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34例患者治愈19例,良好7例,致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生存率为91%,优良率为76.5%。

2 护理
  本组患者经急诊手术后回到病房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昏迷期持续时间最短的为4小时。此期间患者不能有效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也更加大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所以实行护理时首先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做一个综合评判。

  2.1 瞳孔的变化 早期应每15min~30min观察一次瞳孔的变化,注意与术前和术后的每次观察做对比,如术前瞳孔散大,术后早期已恢复到基本正常水平,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侧或双侧瞳孔呈进行性散大,说明有再次颅内出血和脑疝的可能。

  2.2 意识状态的变化 患者由深昏迷逐渐发展到浅昏迷,或有躁动,说明意识状态恢复;若由浅昏迷过渡到深昏迷,并伴有瞳孔、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应注意是否有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并注意观察颅内引流或复查CT以明确原因。

  2.3 呼吸的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常规吸氧,同时注意患者的呼吸动作、频率及深浅,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对于存在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应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本组34例患者中术后行气管切开的为26例,其中24例因通过改善通气、雾化吸入改善排痰,或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方法减少了肺炎、肺不张的发生,并有效的治疗了3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另2例气管切开的患者因病情较重,且合并血气胸和肢体骨折于术后第2天和第7天死于ARDS和败血症。

  2.4 血压的监测  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若血压逐渐升高,脉压差大,同时脉搏减慢(≤60次/min),伴有呼吸深大,往往提示颅内压升
高,并有脑疝的危险;若血压进行性下降,则观察是否伴有活动性出血(胸、腹腔内再次出血) ,动态监测血常规,注意观察胸腔腹腔引流的速度, 引流量每小时大于200ml时可明确诊断。

  2.5体温  患者术后因代谢增快,血肿吸收等原因都有3~5天的体温升高期,这种体温的变化是正常的,一般不超过38.5℃,此外脑外伤也易引起中枢性高热,但这都需与感染性发热相鉴别,应注意颅内引流液的性质,呼吸音的变化,尿常规及血常规的变化。

  2.6 引流管的管理  颅脑外伤术后一般都会放置颅内引流管,若合
并胸腹手术,亦有胸腔闭式引流管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期间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并密切观察引流量和引流液的性质,如有变化,随时与医生沟通。
  2.7 鼻饲  短期昏迷者可通过静脉输液给予营养,若昏迷期超过一周,应考虑应用鼻饲通过肠道给予营养。

  2.8 并发症的护理 
  2.8.1 应激性溃疡是重型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多见于病情重,术后深昏迷的患者,它发生突然、死亡率高,且无特效治疗。故一旦出现,应立即组织抢救,让患者头偏一侧防止误吸,监测血压,静脉输液、输血及抑酸药,下胃管清除胃内积血,正肾冰盐水洗胃,间断凝血酶粉灌注,亦可应用立止血静脉或肌肉注射。本组有3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其中1例死亡。
  2.8.2 肺内感染也是术后常见并发症,首先需保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做好气管切开术的护理, 促进痰液排出,口腔护理每日2次。并据痰培养合理有效的应用抗生素。
  2.8.3 曾有报道患者术后应用甘露醇期间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本组病例中虽未出现,但应提高警惕,颅内压和肾功能的监测要贯穿整个脱水治疗过程中[1]。

3 讨论
  及时而正确的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引起颅内血肿的首要因素,术后合理而完善的护理是患者治愈康复的保障。尤其患者处于昏迷期,不能言语表达病情,细致周到的观察便更显重要,生命体征的变化应随时记录,各项护理工作应守时有效。对于并发症应重在预防,做到避免诱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尽最大可能减轻患者痛苦。本组病例治疗的优良率达到76.5%,这与细致精心的护理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高岩.不同颅内压监测法对减少甘露醇肾毒性反应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8-10.

本文关键字: 颅内血肿 
收藏本文到: Google书签 Digg Live Bookmark Yahoo书签 Faceboo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和讯网摘 POCO网摘 QQ书签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我要评论:《34例颅内血肿术后昏迷期护理体会》
匿名发表 我的名字: Email: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更多关于 颅内血肿  的新闻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沪ICP备14001091号-8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消防排烟风机 华创商务网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产品咨询 本QQ仅咨询广告和会员业务,不咨询产品和药品等业务美迪医疗网推广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