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茅竟伟
安西县医院:做好内功最重要
据甘肃省安西县人民医院潘永春院长介绍,安西县是个小县城,人口3万多人,但大大小小的医疗机构就有二三十家,因此竞争非常激烈。这里的医生和患者多少都有些联系,因此,患者选择医生的余地非常大,医患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
医患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医疗费用上。为了能和其他小门诊竞争,在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价格标准的同时,医院采取了许多优惠措施,例如取消诊疗费,降低挂号费、注射费等费用,标准4元的注射费降低到了1元。除了突发病、特殊病之外,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和其他医疗机构的价格水平相当,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患者。
尽管如此,医患矛盾依旧不可避免。由于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有限,在遇到手术、抢救、护理等特殊情况的时候,患者往往无力承担过多的医疗费用,纠纷由此发生。
患者来医院看病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医院都会选择使用50元左右的普通药品为患者治疗,因为新药特药的价格确实较高,一般在200元左右,而且其成分和药效并不比普通药好多少,大多数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价格却上涨了好几倍。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医院都会列出详细的清单,患者能够对自己的花费一目了然,如果有疑问,或者是无法避免的重大疾病,医院会为患者解释清楚。只要工作做到家,患者都不会有怨言的。在当地来说,医院的医疗费用确实比较便宜。
说起医德医风,潘院长坦言这一直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对于我们小地方的医院来说,这方面的情况要好一些,一般都是受上一级医院的影响。例如,医院派医生到大医院进修,由于那里开新特药,拿红包,吃回扣的现象比较平常,而且所得比工资还要高,医生往往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而沾染了这些不良风气。当他进修回来时,不可避免的将这种风气带到了基层医院。这些大医院司空见惯的事情,在我们这里只是偶尔发生。
医院在这方面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例如控制新药特药的使用,可用可不用的坚决不用,严禁医药代表进入科室。个别现象还是存在的,但一旦发现,将坚决杜绝。
但医德医风是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是个长期问题,仅仅从思想政治工作上来抓是不行的,例如医商勾结拿回扣的问题,因此要从源头上治理。同时,潘院长建议国家对新药特药合理定价,不要给药商留下活动的空间。潘院长认为,医院首先要做好自身的工作,表面文章还是少做为好。
顺平县:揭开回扣黑幕
从2005年3月起,河北省顺平县检察院以查处卫生系统回扣为重点,揭开了顺平县医院医药回扣的黑幕,并将涉案药商和医生公诉至法庭,其中6名医生一审被判犯受贿罪。
据顺平县检察院查证,这家县医院2003年9月至2005年4月间的十几万张处方中,药商共推销回扣药品20多种,拿回扣的涉案医生71人,90%有处方权的医生参与其中,涉案金额达20多万元。
据药商和涉案医生交代,药商给医生的回扣均按支计算,如阿奇霉素5元、舒血宁5元等。此外,药商还向科室主任按每支0.5元~2元不等提取回扣。
去年12月28日,顺平县检察院就此案向顺平县法院提起公诉,杨某等4名药商在推销药品过程中,采用向有处方权的医生提取回扣的方法,向医生行贿数额较大,以行贿罪被起诉;姚某等6名医生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药商药品回扣,数额较大,以受贿罪被起诉。
法院审理查明,在2003年9月至2005年5月,保定市一家医药公司新药部经理杨某、业务员张某和石家庄一家医药公司业务员张某等4人,在向顺平县医院推销依龙、舒血宁、醒脑注射液、阿奇霉素等药品过程中,给该院内二科主任马某、副主任王某等6名医生分别支付了回扣,金额从7029元到9978元不等。
今年1月17日,顺平县法院对顺平县医生集体收受药品回扣案作出一审判决,包括内二科主任在内的6名骨干医生被判犯有受贿罪。由于这6名医生的受贿金额均不足10000元,且案发后退赃积极,因此免予刑事处分。同时,顺平县法院认定本案件中的4名药品推销人员均构成行贿罪,也被免予刑事处分。
在顺平县医院吃回扣这起案件中,包括内二科主任在内的6名骨干医生被判犯有受贿罪。一些医生认为,开处方吃回扣是个普遍现象,况且平均每个医生的涉案金额很小,与大医院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因此,有的医生并不服气。据负责该案的顺平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介绍,其中有些医生认为自己不是公职人员,收受回扣不是犯罪,因此要提起上诉,以洗清“受贿罪”的罪名。
顺平县检察院排除万难揭开医药回扣的黑幕,给治理医药系统商业贿赂开了个好头。但是,这一类的查处能否推动医药管理体制改革?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魏县医院:新特药“一刀切”
为了解决医生开方拿回扣、群众看不起病等顽疾,魏县人民医院使出杀手锏:从2月起,一律不再使用新、特药,全部改用基本具有同等效果,而价格相对低廉的一般药品。
在该院划定的新特药范围中,包括近一两年进入市场的、在某个方面具有特殊疗效但价格较高的药品,也包括营养性、保健性的药品。这些药品一般不在公费医疗范围之内,且销售途径比较特殊,中间环节常常存在“回扣”等加价成分。而普通药品进入医院的渠道非常正规,不存在提成、回扣等问题,价格也比较公开、合理。
药价虚高和药品回扣问题主要发生在新、特药品上,给患者带来费用上的沉重负担。那么将新、特药品全部砍掉,会不会影响到医疗效果呢?
魏县人民医院的孙院长说,近几年,市场上推出的新、特药较多,但在治疗效果上不一定有绝对优势。其实很多药品只是换了个新名称或新包装,价格却涨了不少。“新、特药容易滋生腐败和败坏医德医风,让人防不胜防,干脆一刀切了,利远远大于弊。”新、特药品的售价较高,医院的加价自然也会多一些,这样一刀切下去,会不会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呢?孙院长表示,按照往年的情况估算,将新、特药品全部砍掉后,该院一年将减少收入近百万元。但是,患者治病的费用降下来后,前来就诊的患者肯定会大大增加,收入自然也会相应提高。两者抵消之后,医院究竟是赚是赔,现在还不好下定论。事实也的确如此。2月18日,记者在魏县人民医院看到,前来就诊的患者非常多。除本县人外,大名、广平等周边县市的部分患者也来此就诊。魏县白仕望乡农民李某称,自己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去过多家医院,但在县级医院里,这里的药费是最低的,而且医生不让乱作检查。
据邯郸市卫生局透露,魏县人民医院是该市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对新、特药品实行“一刀切”的医院。卫生局的有关人士认为,这种做法不仅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而且也有利于遏制个别医生搞腐败。但是,对新、特药一律停止使用的做法,感觉上有点武断,值得商榷,它也不是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最好办法。
汉阴县:医德医风建设显成效
当中医院十几名医生及住院的8名病友拥入2号病房,为家住涧池镇永丰村3组年近七旬的李老汉切开生日蛋糕、点燃生日蜡烛的那一刻,李老汉怎么也不敢相信县中医院的医生能专门策划这个活动,为他这样一个患病住院的老人过生日。
看着偎在怀里安详吮奶的双胞胎姊妹,刚从煤气中毒的昏眩状态中被抢救过来的、家住龙垭镇龙垭村5组的产妇、特困户对象汪亚娣心里涌起阵阵感激的涟漪,若不是县妇幼保健院及时出车、免费抢救并组织职工捐款为女儿买奶粉、购衣服,母女几个不知会是什么样了。
这一幅幅感人动情的画面,是汉阴县抓医德医风建设初见成效的一个缩影。
2004年以来,汉阴县把加强医德建设、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的重要内容,部门协作,上下配合,综合治理,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医德医风建设。年初,县上成立了纠正医疗服务不正之风工作领导小组,县纪委监察局与县卫生局联合下发了《纠正医疗服务不正之风治理方案》,对医务工作者及医疗机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严格执行了确保医务工作者及医疗机构廉洁行医的8条“禁令”(严禁医务工作者在医务活动中开单提成;严禁内部科室设立小金库;严禁收受患者及亲友“红包”和接受宴请;严禁医务人员接受医疗器械、药品和试剂生产销售企业的任何回扣、提成;严禁超越规定自立、分解项目收费或提高标准加收费用;严禁医务人员借向其他医疗机构介绍病人收取手续费;严禁医疗机构违反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规定;严禁使用无生产批准文号的自制药品与制剂)。
为加强社会监督力度,确保医德医风建设顺利进行,县监察局与卫生局牵头,组织城区各大医疗机构及100名医务工作者代表在城区广场举行了“优质服务、廉洁行医”公开承诺签名活动,县医院、县中医院等各大医疗机构负责人与县卫生局、纠风办签订了医风医德建设责任书。同时,开通并对外公布了医疗投诉举报电话,设立了投诉举报信箱。县中医院以学习教育为先导,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等医疗法规。
县医院积极推行首问、首诊负责制,制订了医德医风行为规范及奖惩条例,实行月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并与效益工资挂钩;加强了对医疗服务质量、医生开方用药、开单检查等经常性监督检查,取消了彩超、CT的开单提成,一次性调降了部分常用药品的价格,并在候诊大厅公开常用药品价格。同时,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法》,坚持药品、器械集中招标、定点采购。县妇幼保健院强化内涵管理,不断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利用“母亲健康快车”免费接送孕产妇412例,组织送医、送药、送健康下乡义诊活动9次,直接为患者让利3万余元,受到广大妇女的一致好评。
汉阴开展医德医风建设,有效地纠正和制止了医疗活动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行为,重塑了医务工作者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自活动开始以来,全县累计有7人次拒收“红包”、涉及金额千余元,有5个科室先后9次收到患者及亲友赠送的锦旗、匾牌及感谢信,各级医疗机构通过调降药价、取消开单提成及组织义诊和送医下乡活动,共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