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美迪医讯 > PET慧眼识病魔 |
PET慧眼识病魔 【 2002-03-04 发布 】 美迪医讯
医学影像学在经历了显示人体解剖结构(如胸部X线摄片)、人体器官功能(如消化道造影)的发展之后,目前已经达到显示人体器官组织代谢功能的水平,从而使越来越多的疾病无可遁形。PET就是这样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何谓PET PE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的英文字头缩写,属于核医学检查方法之一,是医学影像学家族的新成员。1975年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PET。PET的中心设备主要由小型回旋加速器、放射性药物标记装置和临床扫描仪等三部分组成。回旋加速器用于生产能发射正电子的核素,这种核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一个,原子核以放射性衰变形式释放出一个正电子后,才能达到稳态。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质量与电子相同,但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用该核素标记某种人体代谢产物的前体(如氧),然后引入人体,使其选择性地分布到医生感兴趣的部位并发射出正电子。正电子的射程仅为数毫米,当其与周围组织的电子相遇时,正负电荷互相抵消(湮没),转化为一对能量各为511电子伏特、方向相反的伽马射线,若伽马射线探测器在相反方向上同时计数到该射线,即可确定正电子湮没的位置。PET装置在扫描野周围360°方向上,排列多个晶体探测器,每个探测器的后面有一个光电倍增管,可接收伽马射线产生的微弱光线,并将之转换成电信号。这些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数字信号再经数/模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重建PET图像(所有这些过程均由计算机完成)。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11碳(半衰期20分钟)、13氮(半衰期10分钟)、15氧(半衰期2分钟)和18氟(半衰期110分钟)。前三种核素为构成有机物乃至人体最基本的元素,氟能代替氧,并合成与氢置换的异构体,发射长寿命的正电子。这些核素参与人体细胞内的生化代谢反应,又称生化示踪剂。因而PET可在分子水平检测人体代谢情况,确定组织内多种物质的生化反应速率,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可行三维数据采集,除常规体轴横断位外,还可获得冠状和矢状位图像,分辨率很高。由于人体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不同的病变组织(如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代谢情况不同,PET检查可以将这种区别以图像的形式加以显示区分,因而可以准确显示解剖结构和确定病变部位。 PET可以诊断哪些疾病 早期发现肿瘤:PET可在形态学无异常改变时发现早期肿瘤病灶,区分肿瘤的性质(良性或恶性),对肿瘤恶性程度进行分级;早期显示恶性肿瘤转移病灶,鉴别手术后局部肿瘤残余与复发的情况;用于肿瘤治疗后的疗效判断和监测治疗反应。 检查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PET对老年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和各种痴呆具有诊断价值,可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代谢紊乱、卒中(脑血栓或脑溢血)后脑功能恢复和脑缺血前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较准确识别癫痫病灶。多巴胺受体显像有助于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帕金森病和亨廷顿氏病的诊断。此外,PET还可用于抑郁症患者的鉴别诊断。 准确判定心肌活性:PET有助于帮助医生为患者选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或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判定预后。 应该指出:虽然PET具有上述优点,但也并非万能,应该与其他影像学技术配合使用,以避免检查的盲目性和造成漏诊。 患者在接受PET扫描前需禁食4小时。通常经肘前或手静脉导管注入放射性示踪剂,特殊病例需经桡动脉插管,获取动脉输入功能及采血。PET检查时间较长,扫描期间患者必须保持静止不动,否则,体动产生的伪影会影响图像质量。PET检查极少引起过敏反应,所接受的射线剂量很低,一次扫描辐射量仅相当2次普通胸部X线摄影。 由于PET检查价格比较昂贵,多年来PET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临床应用进展缓慢。大约5年前,美国的部分保险公司经仔细研究肿瘤患者所花保险费,发现应用PET可早期发现恶性肿瘤,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反而节省了医疗费用;而一些未应用PET检查的患者,因发现肿瘤时已处于中晚期,不仅要花费大量金钱治疗,且预后也不好。所以,他们改变了策略,准予投保者报销用于各种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PET检查费用。于是,多家保险公司效仿,使PET在全球范围内从科学研究手段逐步转变为临床实用影像学技术。/**/ 本文关键字:
PET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更多关于 PET 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