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首页 > 美迪医讯 > 日本开发下一代救护车通信系统  

日本开发下一代救护车通信系统

【 2003-01-12 发布 】 美迪医讯
美迪网领先的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
2002年12月,日本东京大学医疗科学研究所、日本通信研究实验室、日本国家航天实验室,在香港主办的国际电信联盟亚洲地区展中,联合发表创新的远程医疗技术报告,并首次展出其开发出全球最新型的救护车卫星追逐及发射系统,提高急救效率,减低医疗费用,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Isao Nakajima先生、Naokazu Hamamoto先生、Atsushi Nakajima先生等分别代表上述的三个机构,他们联合发表建议书,认为现代紧急医学中,救护车应当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应具备在移动状况中传输实时视频及影像的能力,使急救医疗中心(Emergency Medical Facility,Triage Center)人员能及时评估病人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并向救护车人员提出恰当的指示。

由他们开发的救护车卫星传输系统,能在S、X、Ku、Ka频带中工作,以6Mbps的速度,通过Quasi-Zenith卫星系统或HEO卫星,传输实时的MPEG-2或MPEG-4视频信号(见下图)。



建立法律基础

为了促进通信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国际电信联盟设立了ITU-D SG-2 Q14/2远程医学工作组,为各中远程医疗应用进行研究。日本东京大学医疗科学研究所是ITU-D的第一家医疗机构会员,并联合日本通信研究实验室、日本国家航天实验室,集中研究下一代救护车通信系统,以支持远程医疗。

在日本,技术的合法性一直是远程医疗发展的障碍,如果一项技术没有法律的支持,就很难得到普及应用。

为了推动远程医疗的发展,日本的Director of Health Policy Bureau向全国市长发出通知,为医学法的第20条条文关于“面对面”诊断的原则作出新的定义,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远程医疗所使用的信息工具并不违反医学法第20条;

(2)远程医疗是补充“面对面诊断”的工具,其应用限于在稳定情况下的病人,如慢性病病人的复诊;

(3)远程医疗需在病人要求下进行,并对病人带来好处;

(4)远程医疗应该在病人难以进行亲身进行的医疗检查的情况下进行,如偏远地区的病人或年老的、走路不方便的病人;

(5)医生和病人的责任有清楚的界定,双方对此也很清楚。

基于这些定义,日本东京大学医疗科学研究所认为,利用通信频道作为首轮医疗诊断(包括救护车内通过高质量通信频道的诊断)已经获得批准,而法律界人士也相信,救护车利用影像传输的远程医疗应用,是有坚实的法律基础的。这样一来,就为救护车远程医疗的开展扫除最主要的障碍。

日本的救护车通信

1993年,日本Ministr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adio Frequencies Adminstration Head把紧急无线系统的频率,从21个增加为42个,并允许移动电话可以作为病人信息中继的系统。

但是,移动电话网络的应用存在很多缺点,并不理想。首先,是其覆盖的范围过于狭窄,并不广泛。其次,其频道也不多,数量有限。其他短处还包括临近地区的干扰、大厦及树木的“shadowing”效果、影像传输的带宽不足等。

与此同时,通过救护车运送的病人与日俱增。1999年,东京的人口为1205万,而救护车为201台,年运转54万次,运送病人51万名(见下图),平均运送时间为1002s,其中8.4%的病人是属于危殆情况。



日本东京大学医疗科学研究所认为,这8.4%的病人是其开发的新系统的目标病人。根据Erlang的B-方程式,该研究所计算出,在每一个呼叫损失可能性少于0.02,所需的最少的频道数目为6,因此,日本全国需要64条频道。

崭新的服务

12月2日,在香港主办的国际电信联盟亚洲地区展中,日本东京大学医疗科学研究所推出了紧急救护车卫星追逐系统和IP为基础的无线系统的样机。

在救护车的顶部,安装了一套小型的、设计简单的、机械控制的40cm天线,配置连续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定位系统,一套光纤三维回转仪、象限仪、方位、标高控制的直流马达系统等,带谐波驱动机构的减速箱,与无灰差齿轮连成一条输入/输出线。

这台系统可以在S、X、Ku、Ka频带中工作,以6Mbps的速度,通过Quasi-Zenith卫星系统、HEO卫星、S频带的无线电中,传输实时的MPEG-2或MPEG-4视频信号。所传输的数据为IP为基础的多媒体数据,提供多种信息,如12-lead ECG、SaO2、心肌梗死的心肌回声图的视频影像、自然灾害中伤者的受伤情况等。

总结

日本东京大学医疗科学研究所认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下,在病发的一小时内,注射溶栓剂进静脉,是有效的做法。

因此,如果能够通过这台系统,不管距离有多远,让医生和护士评估救护车中的病人情况,提供进医院前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就能增加病人的治愈机会,并有效减轻医疗费用的支出。该研究所认为,最少有50%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能通过这系统受惠。

该研究所认为,每个国家的情况有所区别,所以这台系统的进一步开发,除了在硬件方面还要改良外,软件的开发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每一国家地区的通信环境不一样,更需要各地的相关机构合作,才能将此技术顺利推广。/**/
本文关键字: 救护车通信系统 
收藏本文到: Google书签 Digg Live Bookmark Yahoo书签 Faceboo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和讯网摘 POCO网摘 QQ书签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我要评论:《日本开发下一代救护车通信系统》
匿名发表 我的名字: Email: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更多关于 救护车通信系统  的新闻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沪ICP备14001091号-8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消防排烟风机 华创商务网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产品咨询 本QQ仅咨询广告和会员业务,不咨询产品和药品等业务美迪医疗网推广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