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美迪医讯 > 业内分析人士称应该分拆GE |
业内分析人士称应该分拆GE 【 2003-01-23 发布 】 美迪医讯
1月14日中午12点01分,GE(中国)公司的员工纷纷走向餐厅,准备开始午餐,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GE本土公司开始了总规模达2万人的罢工,这是GE自1969年以来的首次全国性罢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通用电气在上个世纪末曾三次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世界最受尊敬的公司,刚刚跨过21世纪的门槛,通用就遭遇了一次尴尬,当然,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脸面的问题。 刚刚结束韦尔奇时代的“通用电气”,正在经受着本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这次罢工可谓酝酿已久,组织者——美国电子与通信业国际工会和GE核心领导层彼此都心知肚明,但没有一方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就在罢工的前一天,GE公开发表声明——参加罢工的工人总人数仅占通用电气员工总数的5%,并不会影响第一季度的盈利水平。这不仅是给股民的一颗定心丸,更像发给罢工组织的一份战书。 从2003年1月1日起,公司开始执行要求员工分摊更多医疗保健费的措施。据美联社报道,通用电气公司将使职工一年承担的医疗保健费用增加500美元到700美元,其理由是该公司为职工负担的医疗保健费用逐年上升,2003年每人增加了200美元。 为了支付数万员工的医疗保健费用,GE每年都要花上十几亿美元,2002年GE为员工付出的医疗费高达14亿美元,而到2003年,人均医疗费用将比1999年高出2350美元。即便是对于这家世界500强排名第二的跨国企业来说,也显然是个沉重的包袱,转嫁费用,似乎是GE不得以而为之的措施。当人们看到公司发言人加里·谢弗尔一脸的严肃和愁容,或许人们的同情的天平会向GE倾斜,“GE向员工提供一流的医疗保险计划,但我们不得不让员工自己来分担一小部分成本。” 最新调查显示,由于成本上涨,75%的雇主都提高了员工需交纳的费用以及各项员工部分支付的保障费用。“对于公司增加的成本,我们只要求员工负担不到10%。我们的调整是恰如其分的,通用的医疗保险福利仍然算是美国最好的。”通用发言人称。 但美国电子与通信业国际工会同样有充足的理由得到世人的认可,就在33年前,也是这家工会,组织了长达101天的罢工,GE在那次罢工中损失惨重,该工会在GE的会员超过14000名,遍布GE每一个生产领域,包括航空引擎、电力、化工和精密仪器。在其50年历史上,它共组织了3次全国性罢工,其中两次针对GE。当然,这次的规模虽然远不及1969年的罢工,但工会组织仍然信心十足,他们已经准备了3亿美元的基金。 《IUE新闻》上刊登的一幅漫画,表明工会成员愿意为达成有意义的谈判而努力,反对GE“要么接受要么走人”的原则。 有可能夏天再次发起全国性大罢工 康奈尔大学劳工关系学教授哈利·凯兹认为,这次罢工缺乏力度,原因是通用工厂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人数量减少。更何况通用的海外业务完全可以弥补美国国内这次为期两天涉及28个州48个厂的怠工。虽然美国国内的生产运营不能正常进行,但却没有对客户需求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并不占据有利位置,不像飞行员那样,他们可以随意被人替代。”凯兹认为。 也有分析家认为,从根本上说,最棘手的问题也许不是医疗保险,而是越来越全球化的GE员工和美国本土工人之间的冲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夏业良表示,在制度经济学上,有“内部人—外部人”之说,GE本土的员工是内部人,而GE的大量海外员工被认为是外部人,内部人自认为是正宗嫡系,对外部人有一种天生的不满,尤其当自己的利益与外部人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就更会产生敌视的情绪。 众所周知,由于亚太地区的人力资源成本远远低于美国本土,GE的全球扩张势所难免,目前,GE有40%的员工和1/3的销售额在海外。在全球化浪潮下,GE把相关生产转移到国外的举动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为降低人力成本,或者是由于全球其他地方合作生产商的要求,以及某些大客户的关系,甚至也是为了逃避美国本土强大的工会力量。 北京经济观察中心主任仲大军认为,值得中国注意的是,不能一味强调经济发展,要注意调整劳资关系,更加保护劳工权利。 罢工始于麻省的林恩镇。通用林恩工厂的一些工人说,他们有可能今年夏天再发起一次全国性的大罢工。 当人们的视线被引向罢工风潮的时候,更多的分析家开始琢磨GE本身的问题——GE也许到了该分拆的时候。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通用电气的几个部门每一个拆分出来都可以独立进入《财富》500强排行榜,既然捆在一起它们并没有形成什么合力,甚至让它们分别的价值打了折扣,为什么不拆分呢?美专家认为,至少应该把通用资本分离出来。它已经相当于一家巨型银行的规模,正是它的存在让通用电气公司的财务数据变得无法解读。 福利制度不同中国通用未受影响 通用电气中国公司公关总监李国威表示,对于目前美国发生的罢工,中国公司方面并不清楚其进展情况。 美国GE罢工的导火索是医疗保健费用的增加,李国威认为,由于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在员工的医疗保健方面使用的是两套不同的制度,所以,中国通用员工在此方面不存在隐患。医疗保健费用增长是因为在美国经济环境下产生的特殊情况,不会对通用在其他国家的公司产生影响,目前中国通用的医疗保健费用水平与在中国的其他外企相当。因此,中国通用的员工在情绪上也没有受到美国罢工的影响。对中国员工的具体医疗保健水平,李国威拒绝透漏。 李国威说,美国近两年医疗保健费用整体上升很快,各大公司在此方面的支出都在迅速增加,而员工所交纳费用的增加数额其实还不到社会整体上升数额的10%。 通用电气陷入泥潭专家建议是时候该拆分GE了,分析师们断言:它已经不可能再维持两位数的增长。更为极端的建议是:是时候拆分GE了 泥潭中的一年 两年前,43岁的杰夫瑞.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战胜了他的两个竞争对手麦乐年( McNerny)和纳德利(Nardelli),成为通用电气的新一任首席执行官,登上了他的个人职业生涯的顶峰。 你也可以说这是地球上所有职业经理人所梦想达到的最高峰:自从120年前被伟大的科学家托马斯.爱迪生创建,通用电气维持了110年的高速增长,并且总能战胜经济周期的不良波动。而被公认为“过去25年最伟大的经理人”的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上任以来,它不仅依靠连续9年的两位数的高增长成为了世界上市值最大的企业,还是全球最受人尊敬的企业,韦尔奇的许多管理方法早已被选入MBA的教科书。 是的,这是所有人向往的王座。以至于听到自己落选的消息时,麦乐年毫不掩饰自己的沮丧,而纳德利干脆朝着韦尔奇大吼:“至少给我一份验尸报告!”但现在,分别在3M和家居乐(Home Depot)担任CEO的他们也许意识到了什么是塞翁失马:作为一个管理大师的继承人的确并不容易,他们的老朋友兼老对手伊梅尔特甚至缺乏以往的运气。 自从2001年9月接下韦尔奇的权杖后,似乎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他上任的第四天就是震惊全球的“9.11”,通用电气不仅因此丧失了两名员工,其旗下的保险公司还为此付出了高额赔付;随后安然公司会计丑闻爆发,并由此导致了针对商业欺诈的强烈市场反应,悲观而敏感的投资人们发现自己不该信任包括通用电气在内的任何一家公司。起初人们还只是指责通用电气的公司治理透明度不高(以前人们认为这并不太重要),而不久就开始对韦尔奇时代飞速增长的真实性进行清算。 尽管通用电气随后增加了财务报表的披露,但以债券之王比尔.克劳斯(Bill Gross)为首的大投资人从更专业的角度对通用电气进行了批判:通用电气过于依赖商业票据作为现金来源,负债过高,而其高增长也主要建立在每年100余次的收购(如果按5天工作制算,等于每2天一次!)之上。投资人连续的用脚投票让通用电气的股票较高点已经跌落50%。 对于这一切,伊梅尔特并非毫无反应。他曾反问一些投资人和媒体:“难道现在我只有告诉人们通用电气的财务数据是假的,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和诺贝尔和平奖吗?”一年间他也对公司进行了不少调整:包括把通用金融一拆为四以加强管理,并把公司中最弱的两个部门:照明和家电合二为一来降低成本。他甚至进行了大量裁员,并因此获得了20年前媒体曾送给上任不久便不顾一切裁员的韦尔奇的一顶帽子:“中子弹”。 如果在前几年那个CEO被奉为世界的主人的时期,这样的调整一定能够获得一片掌声,但在一个对企业信用过度紧张的时期,所有的行动都必须以数据来说话。不由伊梅尔特分说,已经有大量的分析师下了断言——就象他们以前对通用电气的前景无限看好时表现得一样武断——通用电气已经不可能再维持两位数的增长。而另一个更为极端的建议是:是时候该拆分通用电气了! 听起来,这两个说法都不无道理。像通用电气这样巨大的一家公司,的确不可能长期维持创业阶段时的那种滚雪球似的增长。做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刚刚过去的整个财年通用电气如果能实现韦尔奇承诺的每年18%的增长,其销售收入增加额大约为170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3M的市值。如果这种增长持续,那么今年财年的增加额等于联邦快递公司,如此下去,2003至2004财年将等于在一年间就长出了一家可口可乐! 而且,通用电气的几个部门每一个拆分出来都可以独立进入《财富》500强排行榜,既然捆在一起它们并没有形成什么合力,甚至让它们分别的价值打了折扣(conglomerate discount),为什么不拆分呢?至少应该把通用资本(GE Capital)分离出来。它已经相当于一家巨型银行的规模,正是它的存在让通用电 本文关键字:
通用电气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更多关于 通用电气 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