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美迪医讯 > 医疗模式进入e时代 |
医疗模式进入e时代 【 2003-04-15 发布 】 美迪医讯
生物芯片可知千种病 科学家预言,借助生物芯片技术应用于预防医学和新药开发,人类寿命达120岁以上也许不再是梦想。2001年末,由11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据介绍,一片指甲大的“生物芯片”就似一个缩微实验室,可用于诊断肝炎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及鉴别胎儿的数十种甚至数千种遗传病等。生物芯片的出现使个人拥有自己的基因卡成为可能,这对预防医学极为重要。盈盈方寸间,将记录你的个人遗传信息,医生将据此为每个人设计预防方案,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躲开许多致命的遗传疾病的侵袭。生物芯片有很多种,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多糖芯片和神经元芯片等,能够从各个层次揭示生命奥秘,促使医学从“系统、血管、组织和细胞层次”,即通常称之的“第二阶段医学”,向第三阶段医学即“DNA、RNA、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层次”过渡,除用于人类基因研究、医学诊断等方面,还可广泛用于新药开发、中药现代化、环保、农业研究等领域。 “药丸”相机远距离诊断 最近,一种药丸大小的新型照相机得到了美国有关管理部门的批准,这种可以“口服”的照相机能够在穿过消化系统的同时拍摄照片以便帮助医生发现小肠中的病变。专家认为,这种由以色列吉文成像公司研制的一次性相机不仅在诊断癌症、息肉、内出血和局部缺血方面是一大进步,更重要的是这种“药丸”相机的普及将为互联网远程诊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物质基础,从而为远程医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临床上,大约20英尺长的小肠一直是现有诊断工具无法看到的“盲区”,目前检查肠道病变的标准方法是内窥镜检查,而这种新型相机却可以给小肠内部拍照。这种相机最主要的好处是它可以穿过整个小肠,而目前医生掌握的技术只能对肠道的上部进行观察。这种成像诊断系统的新装置配备的电池可以工作8个小时,这段时间虽然不足以对大肠进行检查,但却足够给小肠拍照了。需要作检查的病人将这种看上去像是一粒胶囊药丸的照相机吞到肚子里。它可以穿过胃、小肠和大肠,然后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在穿过消化系统的时候,这种微型相机会在发光的同时,每秒钟拍摄两张照片,并通过无线电波将照片传送给挂在病人腰带上的记录装置。然后,医生再把这些数码影像输入计算机,后者将经数字化的信息上载网络,可供千里以外的医生诊断。医生们既可以将这些照片作为静态图片来观察,也可以像放录像一样将它们连续快速播放。 网上医院迅速崛起 美国微软公司宣称,已于2001年12月在韩国构建世界上第一家电子医院,这将为网络领域开辟一个新的天地,微软韩国分公司当天宣布,他们将与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医药信息门户网站、医学咨询机构健康联盟等公司合作,发起成立一个新公司,构架网上医院所需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争取尽快推出“开放式医院”服务体系。“开放式医院”是韩国卫生部去年开始策划的一种网络社区健康服务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地处偏远的小型医院能够使用大医院的医疗器械、设施和人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向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这一作法使小医院不会因为缺乏人力资源而失去病人,并可以为病人提供持续的医疗服务,而大医院也可以因此扩大盈利渠道,通过收取租金来创收。“开放式医院”与微软实施开发使顾客随时随地使用互联网的下一代网络技术的理念相契合。电子医院将使医疗行业中的每一个部分,不管是医院还是病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进入一个独立的环境中分享信息,最大限度地促进医疗质量。这种开放式医疗服务体系的最终建成将使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医护计划。目前,韩国已经有30家大型医疗机构参加了这一体系的试运行。此外,不久的将来公用电话亭将作为马路边的网上门诊所,小毛小病患者通过亭内的网上门诊系统挂号,药品可按患者要求在附近的药房取。由于有视频装置和采用眼球虹膜识别技术,患者身份可同网络医疗中心核对,因而病人挂号、取药绝无差错。智能手术刀使网络医疗如虎添翼。最近,国外医学界正在临床试验可通过互联网遥控的“智能手术刀”,这种前端带有细小探针的可以迅速侦测出哪些细胞是有害的癌细胞,而哪些是还未受侵害的细胞。即使是在只出现肿瘤的初期阶段,这种精密的探针依然可以准确发挥探测的功能。这种光纤激光探针是由荷兰伊瑞斯摩司医疗中心的研究小组利用物理学上所谓的“拉曼效应”(RamanEffect)所研发出来的。当激光照射到物质上时,几乎所有散射出的光都会和激光有相同的波长。但是,有一极小部分的光却会出现不同的波长,这个部分就是“拉曼光谱”(Ramanspectrum)。由于不同的物质会有自己特殊的“拉曼光谱”,因此提供了一种让科学家可以辨别物质分子结构的光纹。利用这种原理,约只有1厘米宽的激光探针便可以深入人体,测量人体组织的“拉曼光谱”,在与资料库迅速比对之后,便能够确定该细胞到底是不良的癌细胞,还是健康、正常的组织细胞。医生在动刀时,马上就可以利用手术刀前端的探针所测得的结果,决定要不要割除某一部位的组织,而无需花时间等组织切片的报告出炉之后,才能知道应该如何进行手术。研究人员表示,通过互联网利用这种分析光谱的方式,可判断癌症已经发展到第几期,因而有利于挽救大批癌症患者。 计算机预后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不久即可通过计算机和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交流探讨,预测疾病预后。美国德克萨斯卫生科学中心的彼得·拉夫丁博士指出,该计算机程序能够根据对国际治疗方案的研究和从美国肿瘤注册数据中得来的各种类型乳腺癌不同死亡风险的研究,产生通俗易懂的对各种治疗方案的评价,并对每个患者的10年预后作出预测。而在以往,患者即使在与医生交流之后,仍然不能完全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拉夫丁博士指出,患者均认为此计算机程序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帮助他们做出选择。通过获得信息,患者可更容易的对各种治疗方案进行权衡,从而成为自己治疗方案选择的真正参与者。治疗指导方针固然很重要,给患者提供关于各种治疗选择的利弊的信息也同样重要。除乳腺癌以外,这种计算机程序对于其他肿瘤也有广泛的利用前景。研究人员称,该计算机程序的发展与欧洲医患关系的剧烈变化以及所谓的‘专家级患者’和‘知情患者’出现相吻合。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得到治疗方案的更多信息。但成为一个知情患者,并在治疗方案选择中起积极作用并不简单,它要求患者对治疗方案和严重的副反应作出认真的决定。同时,医学专家也希望患者能对治疗中和治疗后可能发生的治疗相关的问题了解更多,现在过于强调患者得到治疗后所谓‘平稳’的5年生存,但很少有人对治疗后1个月或1年中常见的问题有足够的警觉。 “电子保健”将受欢迎 马来西亚实施“多媒体走廊”计划已有多年,2001年,该国在此基础上开始筹划实施“电子保健”计划,希望有更多的市民从中得到好处。例如,市民在旅游途中老毛病发作了,可到邻近的医院或医疗中心就诊,只要附上你的电子保健卡用户名称与密码,院方即刻就可获取你的病历,无需再重复进行诊断或身体检查,节省了许多时间与精力。如果医疗人员对你的健康情况或病情有疑问,还可通过电子咨询向病人原本的医疗人员询问详情,以确保病人获得最好的医疗服务。又如,患者被医生诊断患有糖尿病后,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控制饮食或采取什么防范措施来防止病情恶化,除了听取医生的劝告,院方还可通过医疗系统,提供一份根据你的病情设计的饮食方法及防范措施,还有一些关于糖尿病的资料,让你更了解本身的病情,掌握自己的健康。如果一宗严重的病例在某个乡区的医疗中心发生了,负责的医生与其他医疗人员都没有遇见类似的病例,顿时束手无策。医院欲把病人转送到更大规模的医院,可是病人的性命岌岌可危,必须即时抢救,否则性命不保。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下,医生可即刻上网,使用互联网的视讯功能,向其他医生请教有关病情,解决燃眉之急。待病人情况稳定后,再送往大规模的医院治疗。电子保健强调保健知识的传递,当大众拥有越多关于医学知识时,就越了解病人的权利,懂得选择适当的医疗人员和医疗方法,为自己的疾病寻找最好的治疗。病人的不断要求才能促使医疗人员不断提升自己,提高竞争能力,来满足病人的要求,间接中也提高医疗的品质。鉴于“电子保健”牵涉到互联网,市民担心其安全性。像在网上登记病历,大家就担心有关记录会被黑客盗取而曝光。专家认为,电子病历较传统处理病历的方法来得安全。大部分诊疗所或医疗中心都把病人的病历放置在橱柜,任何人只要打开有关橱柜就可盗取病人的资料。而电子病历需要通过病人的同意,在获取病人的密码后,才可进入病人的个人医药档案。但他并不否认,网络有许多保安问题需要他们进一步去解决与加强,以加强病人的信心。“电子保健”的实施最大挑战来自人才和科技,比如设计软件、设立网络、法律、学术、保安问题等等。这方面政府将努力采取措施予以保证。 互联网对医药界的影响在扩大 时下美国经济不景气,但互联网对美国医药界的影响正在迅速扩大。根据美国网络调查中心公布的一项题为“网际网络如何影响人们生活”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上网寻找医疗资料的美国人远比查阅体育竞赛结果、股价或是线上采购的为多,估计有5200万名美国人曾使用网际网络获得有关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并查阅如何参与循环治疗和找到减肥食谱。该中心主任雷尼表示:“目前医疗和病人面对面的平均时间已大幅缩减到15分钟以下,许多人都转而上网获得他们想要的资讯。”这份针对12000名上网人口所作的报告还强调,大部分人每个月至少上网一次寻找医疗资讯,受访者中约55%的人表示曾寻找过医疗资讯,远超过如47%的人表示曾经通过网络购物。41%的受访者表示,通过网上搜寻的医疗资讯影响他们决定是 本文关键字:
医疗模式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更多关于 医疗模式 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