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美迪医讯 > 北京中医发展凸显“四条线” |
北京中医发展凸显“四条线” 【 2005-01-06 发布 】 美迪医讯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谢阳谷把抓好中医工作的要点概括为“四条线”:绷紧一条主线——行业管理;抓好三条线——质控线、辐射线和延长线。他说:“当前中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创造性执行政策的行业管理者。” ■主线 搭建政策平台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近年曾做过一项北京城乡居民对中医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有一多半的群众需要中医服务,尤其是在农村,简便验廉的中医更是很多穷困农民的首选。 为了不让群众因医保报销问题而被迫放弃看中医,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工作一开始,就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制定出台了北京地区中医医院全部进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特殊政策,并通过《北京市中医发展条例》等法律手段,规定了对中医特色突出、价格低廉的传统针灸疗法给予“医保报销起付标准降低50%”的优惠。北京还不失时机调拨专项经费,大力支持农村区、县级中医院中医特色科室和针灸病房的设立,大兴区等部分区县政府还规定,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患者,到中医院就医时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 及时而细密合理的政策,为北京中医事业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满足群众享有简便验廉中医服务的同时,也保障和促进了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进步。 ■质控线 质量是生存的根基 “中医的医疗质量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抓疗效必须从抓质量着手。”谢阳谷局长说。 他介绍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立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后,北京市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分中心,将属地内全部32所中医医院均纳入质量监测范围之中。 为保证监测质量,北京投入60万元,为32个监测网点配备计算机等相应设备。同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培训各个监测网点的主管院长和质控员。2002年,覆盖全北京市各中医院的医疗质量监测分中心正式运行,通过网络可对各医院的治疗病种与类别、诊断符合率、门诊人次、病床使用率等质量问题一目了然,并可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彻底改变了以往一年才能总结一次的局面。随即,北京市中医医院管理委员会、中医病案管理委员会和中医护理管理委员会也相继成立。质量控制像一张无形的网,罩住了中医医疗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 ■辐射线 “携手工程”连接城乡 怎样让起步晚、底子薄、设备差的中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如何让技术相对薄弱的区、县中医院提高能力、留住病人?北京市的做法是,力推“北京地区中医专科专病网络携手工程”,打通连接城乡的经脉,让中医在城乡的每一个空间施展拳脚。 “携手工程”将全市所有国家级、市级的19个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集中起来,充分利用这些中医优势资源,向竞争力差的农村辐射,引导郊区县中医医院向中医特色方向发展,也让农民能够不进城就能享受到大医院最好的中医技术服务。 北京市规定,凡进入“携手工程”中医医疗机构,均可挂出某某重点中医专科单位分中心的牌子,共享支援单位的专科医疗技术、制剂。支援单位承担帮扶郊区县中医院完成专科专病的业务建设,完成定期查访、专家门诊、疑难病会诊、培养和输送专科人才等任务。 目前,北京市的中医专科建设网点已达到50个,覆盖全市所有的18个区县中医机构。各区县中医医院在“携手工程”的帮扶下,都已开设了相应的专科专病科室,业务局面大为改观,年均日门诊量增长17%,病床使用率增长14%。 ■延长线 托起中医科半壁江山 据调查,北京市有近90%的综合医院设置中医科,综合医院中医科门诊量是中医医院门诊总量的52.4%,中医人数是中医医院中医数的43.6%,堪称是北京中医的半壁江山。同时,这些医院拥有一批医术精湛、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并承担了大量中医药科研课题。 为了充分发挥综合医院中医科的资源优势,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一反中医管理部门只管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做法,自2000年起开展了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的创建工作。全市已有16所综合医院中医科先后列入示范榜,其中首批6所综合医院的示范中医科已通过验收。 值得一提的是,抗击SARS使综合医院普遍认识到了中医的威力,纷纷要求争创示范中医科和中西医结合基地。借助综合医院较强的科研设备和科研能力,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规定,每个示范中医科都要根据本院的医疗特长,有针对性地制定完成5个单病种的诊疗标准规范。到2005年,全市计划完成100个中医病种的诊疗规范化标准,并不断扩展。届时,首都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关键字:
中医发展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更多关于 中医发展 的新闻《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