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国行”之首届中国社区医药高峰论坛侧记
2005年10月14日,正值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一百多位专家、领导、企业精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共聚北京,参加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承办,为期三天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国行”之首届中国社区医药高峰论坛。
论坛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社区医药营销为主题,与会专家畅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和发展方向,交流营销知识,碰撞思维,激荡脑力,共同为我国社区卫生事业出谋划策。
“两级医疗”是必然趋势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我国两级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必然的。” 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院长郭清在论坛上做了题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趋势》的报告,指出我国未来城市医疗体系是由大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两级医疗服务体系。
郭清教授指出,过去三级是人为划分的,现在老百姓跟过去也不一样了,过去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有定点,从基层逐级转诊,现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自由选择,那么老百姓也不会选择中间层次。最基本的医疗问题、预防保健到社区,大问题社区解决不了,就上大医院,二级的确处在尴尬地位。
二级医院有两条出路,一是向专科发展,如果有特色专科,可以考虑成为专科医院;二是下沉走社区卫生服务的路子。二级如果转型变成社区卫生机构,有非常大的优势,因为总体上来说一级医院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技术水平、设备配置上都不是很理想,现有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跟老百姓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二级医院在技术、设备、卫生人员素质各方面条件相对比较好。
社区医疗的“基石”
在谈及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转型后生存困难的问题时,郭清教授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充分发挥六位一体功能,转变服务模式,扩大服务内容,转变医务人员服务理念,改变服务方式。社区卫生服务是朝阳产业,如果能真正把六位一体的服务做好,为社区内3~5万人服务好,即为全体居民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吃喝娱乐服务好,而不仅仅是着眼于几个病人,那么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北京杨伟强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杨伟强认为,在生存困难的状态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应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社区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应包括普及健康卫生教育,执行防疫及公共卫生工作并提供首诊及慢性病维护,病后和未病期自我保健新观念是社区医疗的基石。”杨伟强的发言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好医疗费用的‘守门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室关志强主任在题为《从疾病保障到健康保障》的报告中指出,随着以人为本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能力的提高和人们健康需求的转变,社会保障从疾病保障到健康保障的方式转变是必然的。社区卫生服务应充分利用在保健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发挥卫生服务的提供者、转诊引导者,医疗费用控制的守门人和健康档案的保管人作用。
人才培养成为瓶颈
“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绝非单纯的内外妇儿五加皮式的简单拼凑,全科医学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整体的、系统的、连续性的、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 郭清教授认为,“现在的社区医生只是经过转型培训后胸前挂个全科的牌子,还远没有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这也是老百姓仍然对他们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虽然早在1999年,十部委文件《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就已经提出“要把人员队伍建设作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持久、健康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主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适应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但从现在全科医师的培养现实情形上看,情形却是不容乐观。
“五年来通过各部门的努力,基本实现了卫生部原定2005年初步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目标,但目前全科医生的培训存在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合格的师资数量有限,相关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总干事郭爱民在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前景乐观的同时,也表达了她的隐忧。
药企热看社区潜力
2005年医药营销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被称为第三终端的“社区”市场的兴起。社区用药市场容量巨大,进入社区,拓展社区用药市场已成为主流企业的目标。此次论坛中,企业精英们就社区市场的营销问题纷纷发言,交流经验。
“药企积极主动地介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不是解决眼前利益的问题,而是一项着眼于长远的规划,企业进行公众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长、可能见效慢的工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计,它甚至应该成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的重大内容之一。”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祝匡善在论坛上指出,“作为医药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势必要展开这项工作,无非是迟做还是早做,小做还是大做。”
与会的药企代表都十分看好社区市场的潜力,修正药业策划部经理刘部桂认为,社区医疗有其自身特点,社区医疗开发潜力巨大,是未来医药和医疗的重要增长极。
在看好社区市场前景的同时,代表们对如何开发社区市场以及开发的困难也作出了探讨。百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付钢就在论坛上指出,不要认为社区营销是万能的,医药企业社区营销应根据业务流程设计组织架构,成功的关键是经营行为模板化并大规模复制。一般只有两类药品适合社区营销,一类是符合大品牌特征的口服药,另一类是疗效被广泛认可的低端针剂。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俊杰也认为适用于常见病、多发病、疗效肯定、价格偏下的品牌中成药更适合社区操作。做社区只要有心,并不需要花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