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美迪医讯 > 肿瘤的热化疗--现状和前景 |
肿瘤的热化疗--现状和前景 【 2006-01-14 发布 】 美迪医讯
一、背景
肿瘤的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在世界范围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新药的涌现和化疗方案的规范及完善,使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某些肿瘤,例如何杰金氏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癌,通过正确的化疗有可能被治愈;……
然而,和外科手术、放射治疗一样,肿瘤化疗同样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药物的毒副作用大,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原发和/或继发性耐药,等等。其中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造成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肿瘤对化疗耐药的机制很复杂,其中包括:1、肿瘤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降低。2、细胞内DNA损伤的修复增加。3、细胞内化疗药物代谢解毒增加。4、靶基因的突变和扩增,等等。
肿瘤热疗是指用各种方法提高全身和/或肿瘤组织(局部)的温度,利用热作用及其继发效应来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现代肿瘤热疗学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活跃起来,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近几十年,科学家们利用各种细胞和动物模型来探索、研究热效应治疗肿瘤的原理和方法,为肿瘤热疗学建立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同时通过动物和临床实验寻找最佳的治疗条件和治疗方案。
随着对热疗治疗肿瘤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能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了解热作用对癌细胞结构、功能和生长代谢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对热效应治疗肿瘤的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大量体外实验和临床资料显示,热疗对于化疗、放疗和手术等肿瘤治疗手段具有增效和补充作用。加之在肿瘤治疗领域里多学科综合性治疗的发展趋势,肿瘤热疗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之后又一重要的肿瘤辅助治疗手段。
目前已经发现,热疗治疗恶性肿瘤的原理主要包括: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直接杀伤肿瘤细胞。2、增强化疗疗效。3、增强放疗疗效。4、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对于全身热疗来说,全身加温还能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和转移倾向,以及具有骨髓保护作用。其中,热疗增强化疗药物疗效的特性最为人们所关注,因而相关领域的研究也相对广泛和深入。
实验表明,热作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增强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1、高温改变肿瘤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易于进入瘤细胞,提高细胞内药物浓度。2、促进药物与靶点(如DNA)的化学(加合)反应,提高药效。3、抑制癌细胞对化疗药引起的基因损伤的修复。4、热作用抑制肿瘤细胞P-糖蛋白(P-gp)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蛋白质合成,逆转和减少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发生。
由于热化疗不但能够提高肿瘤化学治疗的疗效,还能够逆转肿瘤细胞对化疗的耐药性,克服常规化疗存在的一些不足,为出现耐药或全身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提供解救方法,所以,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热作用增强化疗药的细胞毒性作用
根据描述温度与化学反应速率关系的阿仑尼乌斯 (Arrhenius) 公式,加温有利于化疗药与生物分子的化学反应,从而增加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化疗药的这种特性,被称为热增强效应。这种特性在烷化剂、铂类制剂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一些抗生素类和抗代谢药物亦具有热增强效应。然而,由于不同药物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不同,部分药物,如长春硷和紫杉醇类,药物的细胞毒性在37~45℃之间无变化。新近的实验表明,在加热条件下,一些低成本和常用抗肿瘤的药物,例如马法兰、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和顺铂,其细胞毒性有较明显地提高,而且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细胞株均有杀伤作用[1]。 ![]() ![]() 图1显示了Fas-II肿瘤细胞在相同剂量的顺铂和不同温度(37~43℃)的热作用下的存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药物的肿瘤杀灭作用越强,细胞存活率越低[2]。图2则显示,全身热疗增强马法兰、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顺铂、卡氮芥和博莱霉素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在全身热化疗(41.5℃×30分种)条件下,C3Hf/Sed鼠的Fas-II 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所需要的时间比无热疗时显著延长[3]。 药物的热增强效应可以用热增强比(TER)来表示,TER是指热化疗条件下细胞生存曲线的斜率与37℃(正常体温)条件下化疗细胞生存曲线的斜率之比。下表列出了几种常用化疗药物的热增强比。
表:几种药物在治疗不同的动物肿瘤模型时的热增强比[4](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