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美迪医讯 > 人工电子眼让盲者重见阳 |
人工电子眼让盲者重见阳 【 2006-01-13 发布 】 美迪医讯
视网膜好比一位出色的“翻译官”:它把射入眼睛的“光语言”译成大脑能理解的“电语言”,再由视神经传达到大脑皮层,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图像。万一这位“翻译官”“失语”,大脑就无所适从了。 任教授告诉记者,他们要做的,就是绕开视网膜,由芯片来完成“翻译”任务,并用经过翻译的电信号直接刺激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目前,他们已在兔子身上验证了该原理的可行性。 豌豆大小的摄像头植入眼球中,将薄到0.1毫米的电极插入视神经,“翻译官”微型芯片埋入头皮——这就构成了“视觉假体”。据任秋实介绍,目前可能先采用墨镜式的摄像头,在技术成熟后,再采用全植入式的微型摄像头,拓展使用者的视觉范围。 2006年4月,项目组将正式开始模式动物实验。据介绍,与人眼结构最接近,且“智商”较高的猫,将承担起这个艰巨的任务。一旦研制成功,任秋实希望包括“视觉假体”产品、手术,以及术后培训在内的费用,可以控制在10万元以内。“乐观的估计,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将会有第一代产品问世。” 但任教授提醒说,第一代产品不可能像真正的视网膜那样带给患者完全清晰的视觉,“也许只能让盲者感觉到阳光的明亮”。正如人工耳蜗经历了20年的发展,才能让使用者较清晰地辨别出语音,“更何况视觉信号比声波复杂得多”。这支由两位院士、十几位教授、二十位青年学术骨干组成的队伍,最近的一个“五年计划”是:原理在动物身上得到验证,取得相关实验数据,为人体实验打下基础。 本文关键字:
电子眼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更多关于 电子眼 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