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首页 > 美迪医讯 > [封面顾道]医患行路难  

[封面顾道]医患行路难

【 2006-06-05 发布 】 美迪医讯
美迪网领先的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

相互依存还是彼此敌对?在医患两端,尊重和沟通或许是让彼此走向理解、和谐的重要基点

文、图/修金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05年7月,一女孩因车祸受伤,于上午9时许被送到北京市某医院就诊,因为接诊医生缺乏经验,在此后长达6个小时的时间内没有对其采取任何抢救措施,致使患者死于脾破裂引发的失血性休克。这一天,距离她大学毕业仅仅才10余天。中年丧女,对女孩父母的打击很大,同大多数
医疗纠纷一样,他们找到医院讨说法,医院以种种借口推托,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本是众多发生的医疗纠纷中平常的一例,却因为女孩母亲的身份变得意味深长—死者的母亲在另一家医院工作,并且连续担任了10多年的医院院长,那段时间也正有多起医疗纠纷在向她讨说法。

女孩的母亲说“以前都是患者向我讨说法,现在是我要向医院讨说法”。在那一刻,她第一次真正明白了患者为什么都是那么的怒不可遏。在同这家医院的协商中,她也同自己曾经接待过的患者一样,态度强硬,绝不讨价还价。

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医生,但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患者。女孩的母亲可能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面对“医患关系”。

现象: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指出,医患关系是当前极为敏感的社会关系,医患关系不和谐所引发的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体炒作的焦点、医患双方的痛点和行政司法处理的难点
矛盾日益激化

2005年8月4日,浙江台州珠港镇前塘洋村村长王祥龙,因为发烧到玉环县人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心跳停止,医护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至晚11时左右,患者呼吸心跳恢复,转至ICU监护。

在抢救时,患者家属及村民情绪非常激动,对医生护士进行谩骂、威胁,同时召集数百名村民,对医院的行政区域、急诊科、门诊诊室、挂号收费处等场地围攻砸打。

至第二日早上7时许,患者又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医护人员竭力抢救,但最终于9时左右死亡。此时,已有近千名村民聚集医院,并再一次掀起了对医院的围攻轰砸,导致医院工作全面瘫痪,损失达数百万元。

近年来,类似的群体性袭医事件大量出现。医患关系紧张,一方面表现为事件的恶性程度加深,另一方面表现为医疗纠纷的数量大量增加。

北京大学法学院孙东东教授透露说,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全国的医疗纠纷案件大幅度提高,同比增长了30%多,法院判决医院赔付的数量大幅度提高,鉴定为医疗事故的案件也大幅度提高。
赔垮医院的危机

“医疗纠纷对医院来讲是一场危机,”《中国卫生法制》副主编卓小勤教授认为,“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甚至可能导致医院倒闭。”

也是在2005年,广西一家医院发生医疗事故,被判赔218万,而医院全年的业务收入才150万。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维权部主任郑雪倩对此非常担忧,“还有的法院甚至把医院的房子变卖了赔钱。这样岂不是就把医院赔垮了,影响到整个地区的卫生资源,也影响到其他人的就医权力。医院的财产是国有资产,代表的是全民利益,怎么能随便一赔了之呢?”

近期,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后,要求赔偿的约100例,全年的赔偿总额在100万元左右。

郑雪倩说,除了赔偿之外,医院还要承担医疗事故鉴定费、律师费、诉讼费等,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有的医院明明打赢了医疗官司,预交的鉴定费却打了水漂。”

卓小勤认为,卫生部门最好出台一个制度,规定全民所有制医疗机构、国家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构成医疗事故的不赔偿,不构成医疗事故私了的要追究院长的行政责任。因为国家委托院长管理国有资产,在没有确定责任的情况下,私自处理国有资产,就是涉嫌失职。

很多院长也急需这样的文件作挡箭牌,他们认为:“我们就可以拿文件给患者看,让患者知道医院不能随便赔付,这样会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医患不互信

“医患矛盾最突出的是信任问题,”曹荣桂对本刊记者说,“不仅患者不信任医生,而且医生也不再信任患者。”

由于个别医疗黑幕的揭发,以及红包、回扣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引发了整个社会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危机。郑雪倩说,当患者抱着不信任的心理时,可能对医生的每一句话都会猜测,对每一项医疗行为都会质疑。

在中纪委近期组织的一次反腐民意调查中,医疗卫生同建筑工程、教育、公共投资、土地审批等一起被选为当今最腐败的五大领域,医疗行业的社会形象已经非常落后。

郑雪倩指出,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其实是非常低的,比如,一家三级医院全年大约收治2万多名住院病人,要求赔付的大约占100人;门诊量100万人,要求赔付的是200人到300人,比例才在万分之一。因此,医护人员并不是都把患者给治坏了,而是治好了,但患者并没有看到这一点。

慑于医疗纠纷的威力,现在的医生也不再信任患者。例如,一项普通的阑尾炎手术,在医院出示给病人的《手术同意书》里面,竟然列举出多达20余种的意外死亡后果,吓得患者迟迟不敢签字。

这种不和谐的关系,使医患双方深受其害。医护人员不仅要完成正常的医疗工作,而且要随时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心理压力非常突出。由此产生的后果有两个:一是对生命的漠视,比如外科医生,应该是只要有1%的可能就要做100%的努力,而现在,只要手术风险超过50%,他就不一定会去做;另一个是防御性医疗,过多地采用大检查、大处方,这两个方面造成的危害当然由患者承担。

原因:医患关系的紧张,不能完全归责于医生、医院,也不能完全归责于卫生行政部门,归根到底它是一种医疗体制病

医方是主因

在卫生部召开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座谈会上,卫生部长高强指出,医患关系紧张的主导原因还是医务人员。他认为,患者有病投医,是充分地相信医生,如果医生尽心竭力地为他们服务,减轻痛苦,使群众享受到良好的服务,绝大多数患者是抱有感激之情的。

卓小勤认为,“高强部长的话非常客观,绝大部分还是医院有责任的。患者只有生病了才会到医院,在多数情况下,患者是不愿意同医院发生冲突的。”

大部分医疗纠纷,还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技术、服务不到位引起的。卓小勤说,“因为医患信息不对称,患者和家属往往不可能完全了解医疗行为的真相,实际上大部分的医疗事件都被掩盖了。比如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失误、误伤,只要没有改变正常的解剖结构,没有造成明显损伤,那么患者和亲属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医院是有责任的。如果个别心怀内疚的医护人员,因此对患者格外关照,患者还会非常感谢,认为是碰到了一个好医生、好护士。”

教育制度的分裂

由于体制的划分,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属于教育部门管辖,亦即医务人员的培养阶段属于教育部门管理,而自工作以后属于卫生部门管理,所以对医务人员的培养、管理、考核等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
前段时间,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参加了教育部的一次会议,他发现医学院校乱设专业的现象非常严重。有一个院校,明明开设的是影像专业,培养的是物理机械研究方向,出来后却给患者看病。王羽对此非常担忧,“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与方法几十年不变,把医学院的课程表,拿来和二十年前比较,发现内容大同小异。”

“目前,除了全日制教学以外,还有电大、夜大、函大等5种途径培养医生,部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差,甚至连穿手术衣都不会。”面对教育部门的这种培养体制,王羽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医疗事故肯定是卫生部门的事。”

古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但是,医学院校长期传授的只有药物和手术刀,忽视了最重要的语言方面的教学。

卓小勤认为,应该从本科教学阶段就开始增加医患关系方面的教育,很多案件都是因为医务人员没有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尤其是如何同患者相处的知识造成的。对于医患关系有哪些特征、规律;作为医方,应该做些什么,有哪些权利义务;作为患方,有哪些权利义务,都不清楚,如果在学校的时候就给
他们这方面的培训,就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郑雪倩也指出,因为医学是自然科学,法律是社会科学,所以医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的时候,涉及到的社会科学就比较少。这也是为什么患者的法律意识增加得快,医务人员增加得慢的原因。她认为,“医学教育的培养,不要只钻在自然科学里面,好像跟社会没有关系一样。”

政府行为不到位

“患者不仅要支付医院生存的费用,而且还要承担医院发展的费用”,卫生部政策法规司雷海潮博士指出,“连续10多年来,政府投入在医疗方面的比例实际上是下降的。医院通过收费来满足发展的需要,患者到医院看病,不仅要支付医务人员的工资,而且要承担建造大楼的费用,承担购买设备的费用。”
“因为财政拨款不足,医院只能通过市场自谋生存,这是国家允许的。”郑雪倩认为,“财政拨款只是医院收入的一部分,医院的大部分收入是靠收费,实际上就是跟利益挂钩了,多收费肯定对医院有好处。”

孙东东指出,医患关系紧张,主要是政府行为不到位,老百姓掏钱去买政府应该干的事,所以就把矛盾激化了。

因为创建了被称为“中国第一家民工医院”的杭州崇一医疗门诊部,赵华琼在今年声名远播。在她的医院,患者的医药费几乎降到了最低水平,同种类的医药费比其他医院最多的低了近十倍,甚至是免费为没钱的患者治疗。她对本刊记者说,“在我们医院,不存在乱收费、吃回扣的问题,医患关系非常和谐。因为很多工作人员都叫我‘阿姨’,所以患者也都称呼我‘阿姨’。”尽管为了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赵华琼几乎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但是她的经历也使我们不得不对医院的市场运作进行反思。
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的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政府又没有对有限的卫生

本文关键字:
收藏本文到: Google书签 Digg Live Bookmark Yahoo书签 Faceboo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和讯网摘 POCO网摘 QQ书签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我要评论:《[封面顾道]医患行路难》
匿名发表 我的名字: Email: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沪ICP备14001091号-8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消防排烟风机 华创商务网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产品咨询 本QQ仅咨询广告和会员业务,不咨询产品和药品等业务美迪医疗网推广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