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首页 > 美迪医讯 > 商业贿赂变异 医药代表转地下变行贿手段  

商业贿赂变异 医药代表转地下变行贿手段

【 2006-06-27 发布 】 美迪医讯
美迪网领先的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

全国开展整治商业贿赂行动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医疗系统也加大了治理力度,可穿行于各医院的“医药代表”又有了新的对应之策:他们利用熟悉医院和医生的便利条件,利用薄弱的卫生监管体系,改头换面,转而干起了“药品回收”和“倒卖”病人的营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依然要向医生等各有关环节的工作人员施以商业贿赂。个别医务人员从中牟利,埋单的仍是患者。

仿佛一夜间,昔日穿行于各大医院的医药厂家代表,消失得无影无踪。

自从5月份全国开展打击商业贿赂行动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各大医院推出的购药新举措似乎见到了成效。然而,记者通过多日深入调查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上万名游走于青岛市各大医院之间的医药代表,除一部分在法律的重拳之下淡出医药市场外,更多的则把自己伪装起来“成功转型”。

政策收紧回扣难拿

6月26日上午,在青岛市立医院门前,记者看到在各医疗诊室门上都贴着这样的字条:医药代表禁止入内推销药品!

做了十多年医药代表的张女士对医院发出的“逐客令”十分感叹。她告诉记者,近年来,医院禁止“医药代表”的措施订了不少,但这次却是空前的。上班时间,医生不接医药代表的电话;想见个面也得约在医院外面,就像回避“瘟神”一样。

“医药代表”是上世纪80年代末,由外资医药企业率先引入我国的,职责是向临床医生讲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功效和使用方法,并不承担推销业务。可随着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医药厂家雇用当地的推销人员作为医药企业代表,以贿赂医务人员为手法来推销药品和医疗器械,其行为已演变成一种违法行为。

青岛市卫生局负责人称,目前我国约有四千余家医药生产企业,其中半数以上以生产药品为主,平均每家企业在青岛市设有2到3名销售人员,加上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和生物制药厂,粗略估计青岛市的医疗代表约有上万名。

国家开展打击商业贿赂行动以来,青岛市对全市开展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对医务人员收受贿赂一经核实,受贿医院和个人要追究法律责任,行贿医药企业将列入“黑名单”,不准再进入该市从事医药推销业务。

在这种严厉的措施下,大多数医药企业与在青岛的医药代表解除了合同,并要求医药代表不准再穿统一服装,进医院发放药品宣传资料。

与此同时,青岛市几家大医院开始实行网上药品采购系统,作为打击商业贿赂、实行“阳光采购”的重要举措之一。他们设立了药品评审专家,对向各医院推荐的药品进行严格评审,并当场公布,以确定医院对采购药品的决定权。

转入“地下”行贿变手法

“实际上,医院门前那些谢绝医药代表、医药代表禁止入内的警示标牌,并不能说明我们是最不受医院欢迎的对象。”一位医药代表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真相:

这种标识,其实是一些医院自欺欺人的谎言。内心里,他们是很欢迎医药代表的,即使在现在这种环境下,要想打进医院,也不是不可能。

一次,有种新药需要进入一家医院,之前,厂家要我给某医院院长送去一万元钱,还要求我和院长见面后“不能提任何要求”。当然,其他的接洽工作自有人再去完成。后来,我们的药品果然顺利地进入了这家医院。

为了建立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医药公司给医院各环节主要负责人的打点是经常性的。而平时医药公司经常召开的产品说明会,是勾兑医院一般员工惯用的公关手法。

更多的医药代表都在干什么呢?一位自称已经“成功转型”的医药代表向记者介绍了他的“转型”经历:

在青岛市取缔医药代表后不长的时间,我就转入了“地下”工作。

我们分别组成了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的小组,穿梭于市区的各个角落,张贴广告,做起“药品回收”这一行当。

我们在指定的地点集合,将各自回收来的药品汇总,然后分类装箱。我们一周或两三天集结一次,将收上来的药品运到外地销售。一般销往当地的乡村医院、个体诊所或小药店,再由他们卖给病人。还有的收上来的过期药,贴上新标签后再销售。

做医药代表时,我们往往有自己固定的客户群,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收药的“资源”,当然,也要给他们好处费。

医院药库积压的药品和医生不好开处方的药品,还有一些享受公费医疗或医疗保险的人看病时多开的药品,都可以通过“药品回收”变卖成现金。

我们的收益根据各自回收药品的多少而定。从医药代表变成了药贩子,失去了药厂代表的身份,变成纯粹个人行为。不过,正因为我们“单兵作战”,即使被有关部门查获,由于销售渠道难以被发现,所以,他们也难以处罚我们。

“倒卖”病人从中牟利

采访中,青岛市某医院一位主治医生称,以前他熟悉的几个医药代表,现在悄悄地干起了“倒卖”病人的新行当:

我在医院门诊干了十多年了,与过去的医药代表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打击商业贿赂行动开展以来,那些医药代表虽不能再以药厂的身份推销药品,但由于他们熟悉医院和科室大夫,在当前医院看病、住院、手术人满为患的情况下,光靠“介绍”病人就医就有很多油水。

青岛市各医院为争取病人,提升业绩,城市大医院把“收治过量”的病人“介绍”给区县医院,区县医院又把治不了的病人“介绍”给大医院,这中间当然少不了中间人,偷偷转入“地下”的医药代表,当然是个别医生谋取私利的“帮手”了。

许多医院对医务人员的奖励制度是,多看病、多开药、多做检查,科室和医生奖金就多,而这些费用都是从患者身上扣除的。因此,个别医生故意夸大患者的病情,造成患者心理恐慌,用每天检查、两三天化验、每周复查等手段,以多榨取病人的费用。在青岛市某民营医院,由各大医院“介绍”来的患者,往往被诊断为“危重患者”,三十多张床位还出现告急。

每介绍一个病人,医生可从中得到几百元至千元不等的好处费,医药代表拿的不比这少。

编辑手记

长期以来,医疗行业存在贿赂行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造成医疗行业管理混乱、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的重要原因。而在医院取缔医药代表、治理药品回扣过程中,又出现了药品回收和介绍病人从中牟利的新情况,这不能不说与现行医疗体制存在缺陷有关。

遏制医疗行业的商业贿赂行为,除规范医院和医生的行为外,还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使这场反商业贿赂的风暴,能够保持高压态势。并通过医疗行业的法律重建和道德重建,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及完善规范的卫生监管和整治体系,从根本上给大众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失去了药厂代表的身份,收药给医生回扣变成纯粹个人行为“单兵作战”使得他们即使被有关部门查获,但由于销售渠道难以被发现,也难以受到应有的处罚。

本文关键字: 商业贿赂 
收藏本文到: Google书签 Digg Live Bookmark Yahoo书签 Faceboo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和讯网摘 POCO网摘 QQ书签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我要评论:《商业贿赂变异 医药代表转地下变行贿手段》
匿名发表 我的名字: Email: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更多关于 商业贿赂  的新闻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沪ICP备14001091号-8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消防排烟风机 华创商务网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产品咨询 本QQ仅咨询广告和会员业务,不咨询产品和药品等业务美迪医疗网推广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