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美迪医讯 > 政策发力进口放缓 医械市场变局显现 |
政策发力进口放缓 医械市场变局显现 【 2006-09-25 发布 】 美迪医讯
是什么促使了医疗器械进口增幅的大举回落呢?笔者认为,于去年年末发布的《关于制订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是造成医疗器械进口增长放缓的最直接原因。根据《通知》精神,医院今后在大型医用设备的检查和治疗收费上不得区别设备产地、型号,并遵守“不盈利”原则,相关部门将对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成本进行测算并公布平均成本,各地参考平均成本制定价格。 长期以来,进口大型医用设备收费标准普遍高于国产设备,给医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极大地刺激了各大医院购买进口产品的积极性。这不但增加了病人负担,还同时抑制了国内大型医疗设备的生产。而《通知》的公布,意味着医疗器械检查定价的模式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按照《通知》的要求来执行,越是昂贵的设备收回成本的时间就越长。这样,就使得价格普遍高昂的进口医疗器械失去了竞争的优势,从而在根本上遏制了医疗单位购买进口大型医疗设备的欲求。 因此可以说,《通知》的公布为国产大型医疗器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国产大型医械很可能以其明显的价格优势,成为国内医院采购设备时的首选。特别是目前国内生产能力已经较强医械品种,将有望大举收复被进口产品所占领的市场。相对而言,进口产品的生存空间将缩小至其具有明显优势的高端产品部分,这部分由于国内企业生产能力所限,短时间内还无法与国外厂商一较高下,数据显示,今年1-7月,高端医疗设备进口量仍有较快增长,增长在11.9%至79.1%之间,明显高于医疗器械整体的水平。 作为一项宏观调控政策,《通知》在发布仅半年后就显示出了明显的作用,证明了其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而它能够快速起效的原因就在于抓住了医械市场矛盾的源头,从根本上遏制了盲目进口医疗器械的行为动机,这也值得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调控政策时进行参考和借鉴。不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通知》的发布虽然抑制了购买高价进口医疗设备的行为,但也可能导致医疗单位在采购医疗器械时只图便宜而忽视质量,甚或导致制造厂商为了压低生产成本而偷工减料。因此,相关部门也需及早做出防范,防止政策执行效果走向负面的情况发生。(转自中国国际招标网) 本文关键字:
医疗仪器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更多关于 医疗仪器 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