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美迪医讯 > 探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成像技术出现突破 |
探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成像技术出现突破 【 2007-10-11 发布 】 美迪医讯
一项新的研究首次证明,应用对比-增强超声和靶向微泡的分子成像技术,可有效探测到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极早期炎症过程。 此研究先应用实验室动物模型评估了这一技术,如果此技术在人类试验中证明也是成功的话,它将能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从而防止这种极早期炎症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生,它们在美国是两大常见致命疾病。在炎症一出现时即可应用这些疗法,而可能在很多年后这些悄悄进展的疾病才会出现目前的筛选方法能探查到的证据。 由Oregon Health & Science 大学 (OHSU; Portland,美国; www.ohsu.edu)医学院心血管部门的医学教授Jonathan R. Lindner医学博士带领的研究人员认为,当炎症发生时,一种名为VCAM-1的血管粘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出现在血管壁上,并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脂质微泡(标记了可使微泡粘附到VCAM-1分子的抗体)注入血液,应用超声成像可将这一分子成功凸现出来。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逐渐硬化和变窄的过程,这种疾病可能开始于童年,并随时间发展,而此期间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出现。它导致动脉内壁上斑块缓慢积聚增大。这一斑块,含有脂肪、胆固醇、钙离子和其他物质,最后可能致使血运受限。 此外, 斑块可能破裂,导致血凝块发生,最终造成心脏病发作、中风或者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冠心病和中风在美国致死原因中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三位,这是根据来源于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 Bethesda, MD, 美国)心肺和血液机构的最新数据得出的。 “既然炎症参与了斑块的启动和进展,一种能够成像血管炎症程度的方法,将为疾病进展的未来风险提供有力的预测信息,”Lindner博士和其同事在期刊文章中报道。 “VCAM-1 甚至在血管未发生其他变化时就已出现,所以它先出现,然后才有斑块,而我们知道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启动机制中的重要组分,” 一名心脏病学OHSU博 本文关键字: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