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美迪医讯 > 国内医疗器械将承受更大压力 |
国内医疗器械将承受更大压力 【 2002-01-08 发布 】 美迪医讯
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章凯军介绍,目前,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50%,其中,美国产品占16%-18%,日本约占12%-14%,德国约占5%-7%,并且医疗器械进口呈较快增长态势。 据统计,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十大新兴医疗器械产品消费市场之一,目前我国有约31万家医疗卫生机构,200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为527亿元人民币,并正以年均约15%的速度增长。另外,国家连续几年降低各类医疗器械的进口关税,入世后关税进一步降低,进口还将增长。 入世后,不仅医疗器械进口会增长,外国企业直接在我国设厂生产情况将会增多,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的降低必然导致价格差距缩小,面对国外质优价廉、售后服务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任何医疗机构都无法抵制这样的诱惑。 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大多规模小、不具备足够的研发生产能力、产品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售后服务不规范,不能满足医疗卫生机构日益增长的质量要求。章秘书长认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调整战略: 首先,企业要对入世后的大环境有所了解,摸清市场游戏规则。包括各种优惠方案、医疗器械产品的受惠程度、关税的退减程度等。 其次,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特别是高科技医疗设备,它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激光技术、放射技术、核技术、磁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化学检测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的高技术产品,这类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是各科技大国、国际大型公司相互竞争的制高点。但由于我国基础工业水平低,一时很难在技术上赶超发达国家,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可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资源,来构建参与国际竞争的高新技术平台,但要始终把握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再次,要研究和掌握国际上有关医疗器械的技术性的贸易壁垒。这包括国外现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商品的包装、标签要求等。因为某个细节的考虑不周,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产品出口。 最后,要注意加强售后服务,建立良好信誉。/**/ 本文关键字:
医疗器械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更多关于 医疗器械 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