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首页 > 美迪医讯 >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 2004-08-30 发布 】 美迪医讯
美迪网领先的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

一、主要护理诊断与相关因素:

1、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由于精神障碍引起。表现整日沉溺于饮酒渴望中,不修边幅,衣着不整,蓬头垢面,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

2、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自己对他人。(酒精或药物中毒;酒精或药物中毒继发兴奋;受幻觉、妄想支配所致或恶劣情绪有关,表现常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或愤怒。)

3、有摔伤的危险:(与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有关。表现走路不稳,四肢震颤,发生跌伤坠床。)

4、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与长期饮酒,以酒代饭,造成严重营养失调。表现消瘦、脱水、严重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5、有自杀、自伤的危险:(与病人的恶劣情绪有关,表现为抑郁、焦虑。)

6、睡眠形态紊乱:(与中枢神经系统长期损害有关,表现失眠。)

7、社会功能障碍:

8、营养缺乏:(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拒食、厌食有关;以酒或药物取代食物;慢性酒、药滥用所致吸收不良。)

9、觅取行为:(与神经系统适应性改变有关)。

10、急性意识障碍。(与酒瘾、药瘾、个体严重中毒和极度兴奋有关。)

11、躁狂发作:(与脑器质性损害有关)。

12、焦虑(与调试机构发生严重功能障碍有关;与需要未满足有关;戒断症状所致;感受到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对自身的伤害时,更加重焦虑。)

13、幻觉妄想:

14、社交障碍:(病生理方面:由于戒断反应所致震颤性谵妄、幻想、定向力障碍;行为不被接受,价值观不被社会接受;依赖及社交退缩;精神活性滥用行为使个体与周围人疏远且增加个体的隔离感,低自尊。)

15、认知、感知改变:(酒精或药物严重中毒所致;震颤谵妄而知觉改变;中枢系统兴奋造成过度敏感。)

16、自我概念紊乱:低自尊(自我发展迟缓;家庭系统功能不良;缺乏正向反馈,常感到失败。)

17、知识缺乏:缺乏学习的兴趣;低自尊;否认对信息的需要;否认对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所隐含的的危险性;不良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护理评估:

1、一般人应评估:精神状态,如恶劣情绪(抑郁、焦虑、愤怒等)、自杀、自伤、冲动行为,躯体症状,无力满足基本需要、无力解决问题、使用防卫机制不当的情况;要求自理的动机和坚持程度,家庭和社会支持、饮酒史或药物滥用史。

2、如为急性中毒应向知情人详细询问:
(1)发病前后情况,若需紧急处理应先急救。评估中毒发生的时间、过程、起病急缓;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瞳孔、肢体运动,神经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2)评估相关因素和最近的应激源(数量、类型、持续时间等)及其影响,如病理生理因素、心理损伤因素、年龄因素、情景因素如社会角色改变、应激情景、支持系统、各种治疗。

(3)评估相关症状和相关护理诊断,如有误吸的危险;有损伤的危险、有冲动的危险、有营养不足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电解质紊乱、孤僻、懒散等。

3、对生活自理缺陷者评估相关因素,应注意精神症状或精神残疾;躯体疾病、躯体残疾;老年人衰弱或家庭过度照顾。如有明显的觅取行为应评估觅取行为的不同表现。

三、护理目标:

1、急性中毒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重要器官免受损害,不发生并发症,出院后能主动参加和认真执行戒酒或戒药计划,对社会生活有妥善的考虑与安排。

2、觅取行为明显者能描述有关因素,有效处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发生因行为不当造成的躯体或物品损害,改善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

3、逐步主动行使社会功能和承担社会责任。

4、焦虑者预期目标:个体能描述产生焦虑的原因;个体能正确适用健康的调适机制,而不用精神活性物质来处理压力及危机。

5、营养失调预期目标:个体出院时,将不会呈现营养不良的征象,生命体征与实验室报告均在正常范围,个体能讲出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6、个人调适能力失调:个体承认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是其生活上的一个问题;能说出面对压力时取代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适应性调适机制;个体强烈需求精神活性物质时,主动求助有关支持系统。

7、社交障碍预期目标:以他人和社会的支持取代对精神活性物质的依赖;正常、成功的主动行为。

8、有暴力行为的危险(自杀;对自己或对他人):个体不再表现忧郁情绪;当出现冲动想法时主动寻求支持系统的帮助。个体在治疗或住院期间身体不受伤害,同时不伤害他人。

9、认知感知改变:个体在治疗或住院期间避免发生各种安全意外。

10、知识缺乏:个体能描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对个人身心健康及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危害。

四、护理措施:

1、安全和生活护理:

1)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视其病情尽量将病人安排在小病室,保持病房安静,床铺应柔软、平整、室内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2)细心照料病人的日常生活,做好基础护理。保证营养供给,督促病人进食,诱发病人的食欲,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

3)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重点观察其躯体情况,精神症状特别是震颤谵妄的病人应特别关注瞳孔、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变化同时还要密切注意病人的面色、表情、尿液情况,如有异常积极采取有利措施抢救病人的生命。

4)保证睡眠:鼓励病人日间参加各项娱疗活动,精神要放松,必要时给予镇静安眠药,缓解病人焦虑紧张情绪,利于睡眠。

5)确保病人的安全:对走路不稳的病人,行动时有人照顾,防止摔伤。谵妄病人要绝对卧床,专人护理,床单位要加床挡,防止坠床,必要时给予保护。

6)注意服务态度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7)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与检查制度,防止再次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药物。

8)帮助病人制定日常生活时间表,鼓励在其能力范围内自理生活。

9)了解病情,对觅取行为采取不训斥的方式,尊重病人,但决不无原则迁就。规范病人的行为,鼓励他们参加喜欢的活动。

10)注意对病人的安全教育,争取病友、家庭和社会的理解支持。

11) 应尊重每个人有保持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包括隐私,使病人明白为了舒适、自尊、社交,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心理护理:

1)当病人的防卫性努力失败并开始对目前情境自我检查时,积极开展心理治疗和护理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让病人了解酒精或药物滥用问题的危害,一起讨论酒精或药物滥用的诊断意义、疾病的性质、病程,有关诊断和治疗及预后,娱乐活动可提供的帮助等。

3)了解病人的饮酒史和生活处境,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与安慰指导,组织病人参加文体活动,采用集体心理治疗的方法,组织讨论使病人吸取教训,坚定戒酒的决心。与家庭取得联系,从感情上同情和关心,鼓励微小进步,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正确对待和处理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帮助消除消极部分,发扬积极部分。

酗酒者的心理防御为否认,病人否认失去自控,否认对个人和家庭造成的痛苦或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协助病人根据个人能力和以往经验,采取适当对策,解决有关问题,提供各种选择方案,鼓励进行尝试。

对病人认为自己无能或无用的想法不采取用争辩和说服的方法,认知性干预有助于个人重新获得生活的控制力。指导病人进行有效控制情绪,强调其在治疗中的重要意义,表扬其每一个进步。

善于对待并允许病人用较多的时间作出反应。认真倾听病人的叙述,收集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反馈。观察病人表情、姿势、眼神、语言、语调等,弄清心理症状与某些事件的关系。

注意判断病人的自我惩罚的可能,给予适当的干预,如对饮食、睡眠习惯的调整等。

4)同病人及家属制定现实目标,使之增强信心解决酒精或药物滥用问题。

5)建议病人与病情类似而控制较好的病友建立联系,交流有效的控制方法。

6)学会分解和逐步处理问题,要有适当休息娱乐时间。

3、特殊的护理:

1)当病人有幻觉时,病人会听到骂声和威胁声为此惊恐,向他人求助或发生意外,也可出现错觉,对此护理人员应视其症状进行心理疏导,更重要的是确保病人的安全,设专人护理,避免不良环境刺激,尊医嘱使用安定剂,必要时给予保护。

2)病人冲动时,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行为表现,关心体贴病人,使病人心情平静,接触此类病人时,态度和蔼避免激惹病人,同时注意保管好危险物品。防止意外。

3)恢复期病人护理。掌握病人的复杂心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讲解酒精或药物滥用的危害,与其家庭取得联系,提供保障支持系统,共同配合,巩固疗效。

4)对急性中毒者应维持水、电解质、能量代谢的平衡,必要时予以鼻饲及高营养静脉支持。

5)对兴奋躁动者给予约束保护。

6)预防急性中毒并发症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取头偏向一侧,卧位;做好二便护理;预防褥疮。

7)遵医嘱给予相关治疗,注意观察药物治疗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8)坚守岗位加强巡视,对明显觅取行为病人严加防范,班班交接。

9)由于觅取行为易于导致与他人的冲突,应注意保护病人的安全。

10)对长期卧床病人应注意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进行被动运动,防止褥疮。病人恢复活动时,若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或运动不协调,活动停止后心率加快,超正常30次/分或发生心率失常,呼吸频率增快,甚至发生呼吸困难等缺氧表现,应想到活动过多,必须立即停止活动。

11)做好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注意与普通醉酒、病理性醉酒状态和慢性酒精中毒相区别。

(1)急性醉酒:一般情况下可自然恢复,不需要药物治疗,但由于皮肤血管扩张,体热多汗要注意保暖。(如伴发意识障碍依不同程度予以护理)。严重醉酒必须密切观察病情,以防发展为中毒性昏迷。如

本文关键字: 护理 
收藏本文到: Google书签 Digg Live Bookmark Yahoo书签 Faceboo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和讯网摘 POCO网摘 QQ书签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我要评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匿名发表 我的名字: Email: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更多关于 护理  的新闻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沪ICP备14001091号-8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消防排烟风机 华创商务网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产品咨询 本QQ仅咨询广告和会员业务,不咨询产品和药品等业务美迪医疗网推广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