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可以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KATP通道的激活无关。 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指细胞因缺血发生可逆性的、可存活的损伤。在缺血纠正时,这种损伤反而加重继而引起细胞死亡或进一步的功能障碍。 中华麻醉学杂志三月第三期刊登一项研究,研究者将24只SD大鼠,雌雄不拘,体重240~320 g,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 R组)、SFI组和SFI+KATP通道阻滞剂格列苯脲组(SG组)。C组仅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8 ml/kg。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12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FI组缺血前15 min静脉输注SFI 8 ml/kg,SG组给予格列苯脲0.33 mg/kg和SFI 8 ml/ kg。 再灌注120 min后从心尖穿刺抽血,测定血清cTnI与IL-6浓度,抽血后立即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组织SOD活性、MDA含量、TNF-α表达,并在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研究KATP通道在参附注射液(SFI)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牟崇明等研究人员研究显示,与C组比较,I/R组心肌SOD活性降低,心肌MDA、TNF-α和血清IL-6、cTnI水平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FI组、SG组心肌SOD活性升高,心肌MDA、TNF-α和血清cTnI、IL-6水平降低(p<0.05);SG组与SFI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I组与SG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I/R组。 因此可见参附注射液可以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KATP通道的激活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