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类型:
  首页 > 临床报道 > 正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及无效原因分析

【 2008-10-30 发布 】 临床报道  

美迪网领先的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

    中国研究者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疗效,总结CRT无效的原因。他们研究施行CRT的患者53例,男37例,女16例,年龄41~82岁。患者术前均采用血流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的方法进行收缩不同步的评价,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价、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临床有效者定义为术后6个月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以上的患者。

    超声心动图有效者定义为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容积缩小〉15%或左室射血分数绝对值增加〉5%的患者。研究结果发现,CRT术后6个月时,7例患者死亡,46例患者存活。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至少改善1级者40例,临床有效率为75.5%;超声心动图有效者37例(69.8%)。术后6个月:左心室缩小;左室射血分数由(27.4±6.7)%增加到(40.4±10.0)%,P〈0.01;左心房内径缩小;二尖瓣反流减少;肺动脉收缩压由(49.6±13、6)mmHg(1mmHg=0.133kPa)降低为(38.7±14.5)mmHg。窦性心律组(42例)的超声有效率显著高于心房颤动组(11例)。在窦性心律患者中,与CRT无效组(10例)相比,有效组(32例)起搏前的QRS较宽(P〈0.05),肺动脉收缩压较低(P〈0.05),左室射血前时间较长(P〈0.05);起搏前两组间腔室大小、LVEF、二尖瓣反流面积和组织多普勒的各个收缩不同步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CRT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和左室重构,减少二尖瓣反流,降低肺动脉收缩压。窦性心律组的CRT疗效优于心房颤动组。在非缺血性心肌病和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占多数的研究中,QRS宽度、左室射血前时间和肺动脉收缩压可能预测CRT的疗效。

/**/
网友评论
共计 0 条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昵称: Email: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更多关于 心力衰竭 的新闻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沪ICP备14001091号-8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消防排烟风机 华创商务网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产品咨询 本QQ仅咨询广告和会员业务,不咨询产品和药品等业务美迪医疗网推广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