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临床报道 > 正文 |
心脏性猝死多因心律失常 “三不”现象亟待扭转 【 2009-11-09 发布 】 临床报道
每年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 专家指出,中国心脏性猝死年发生率为41.84/10万,也就是每年有至少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不了解,不重视,不治疗”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心律失常预防和诊治的主要问题,公众对心律失常这一常见疾病的知晓率严重低下,控制率和治疗率更低,公众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江苏省人民医院王虹院长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年龄最高、致残率最高,导致的医疗费用增长最快的一大慢性疾病,我们国家知名的演员像侯耀文、马季、高秀敏这些知名演员猝然去世,他们都死于猝发的各种心脏病。所以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经构成我国医疗、卫生乃至我国社会生活当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问题。并且伴随着我国工业化革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脑血管发病发生的趋势还在不断地上升,所以它的防治的局面非常严峻。 心脏性猝死88%由心律失常导致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主任曹克将教授说,心律失常是常见病症,是指心跳节律或速率的异常改变,包括心跳过快、过慢或不整齐。人一生都会经历心律失常,更多见于有病变的心脏。轻度心律失常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对人体不产生危害;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心脏性猝死88%由心律失常导致。 三点倡议预防为主 曹克将教授向媒体介绍了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提出的三点倡议。 第一,将“健康心跳,健康心”作为一个常规普及教育项目来推进,每年10月或11月通过媒体宣传和公众教育来推广心律失常的防治知识。他说,讳疾忌医、低估病情、缺乏对现代医疗科技的认知,使得许多本可以得到有效防治的患者死于心脏性猝死。 第二,加强检查和预防,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通过症状和心电图得以明确诊断。也可通过识别高危人群,提高患者亲属和同事及全社会的救治水平,加以预防。在心律失常病人中,较为常见的是房颤。我国现有800万房颤患者,房颤发病率接近1%,而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窦性心律人群的5倍。心律失常人群中的另一个高危人群是冠心病人,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低下,以及曾经有过心梗和猝死经历的患者。这样的高危人群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及早选择和接受有效的疗法。 第三,崇尚科学治疗,不回避新疗法新科技。一旦心律失常诊断成立,患者可以选择药物、导管介入手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体内除颤器(ICD)和心律同步装置(CRT)等方法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曹克将教授指出,公众对药物疗法比较熟悉,对起搏器、ICD等植入器材疗法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目前,美国每年的ICD植入量高达16万台,中国只有近千台,这一差距背后的原因不光是经济上的,更因为认知度低,植入医师队伍不足,以及医保覆盖程度低等。其实,许多研究表明,适应症患者尽早寻求起搏器和除颤器等科学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医疗经济意义:可以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工作时间,避免心脏骤停带来的高昂抢救成本等。 专家们同时呼吁,要建立和完善社区医院、大型公共场所的应急救助系统;建立心律失常患者由基层医院至上级医院的绿色通道;建立国家级数据监控中心,从而积极推进“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的实现。
更多关于 心脏 猝死 心律失常 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