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AML的治疗观念一直在不断更新。近年来,人们对造血细胞生长因子(HGF)在AML治疗中的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而分子靶向治疗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制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
最初,人们主要在化疗后的粒细胞缺乏期应用HGF(G-CSF和/或GM-CSF),试图降低化疗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多个临床试验提示,老年AML病人的生存期有所改善,但对白血病的治愈率并无明显影响。荷兰Lwenberg等在化疗前及化疗期间(但不包括整个粒细胞缺乏期)短期使用HGF,发现可刺激白血病细胞进入细胞周期,使其对S期特异性化疗药物如阿糖胞苷等更为敏感。该项多中心临床试验将640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一组在接受化疗的同时(化疗前1天起至化疗结束)应用G-CSF,另一组单用化疗。平均随访4年。结果显示,HGF组的长期持续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标准危险组改善更为明显,4年无病生存率达45%,而复发率降低8%。这一重要结果将促使人们对杀灭白血病细胞的新策略的关注。
针对APL的致病基因PML/RARa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空前成功。目前已知ATRA具有显著的分化诱导作用,而AS2O3主要在于其诱导凋亡作用。其他的靶基因及其分子靶向药物也在开发中。Flt3是一种在正常造血干细胞和白血病细胞表达的酪氨酸激酶受体,70%~100%的AML病高表达Flt3,而30%~40%的AML病人表达变异的Flt3活性,针对这一变异Flt3开发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在体外阻断表达变异Flt3的AML细胞生长,但对表达野生型Flt3的正常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目前至少有4个这类抑制剂正在进行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提示,尽管反应的时间短暂,但对具有Flt3变异的病人,这些抑制剂可以耐受并具有生物学活性。此外,针对变异的c-kit的抑制剂也在研究中。这些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制可能为AML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采用非清髓性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老年AML病人,目的是利用潜在的GVL作用清除残余的白血病细胞,减少传统清髓移植方案的急性移植相关毒性反应。最近的研究已证实这一疗法的可行性,但其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