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杂志Allergy(变态反应)2004年第四期全文刊发了中国学者关于嗜酸细胞激发Th2类反应的学术论文,揭示了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学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相关研究的最新突破。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中心是国内惟一从事嗜酸细胞呈递抗原研究的单位。中心主任施焕中教授及其同事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多年来一直从事嗜酸性细胞(EOS)免疫学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最近他们在国际上首先观察到,在和EOS体外共同培养的条件下,CD4+T淋巴细胞产生较大量的IL-4(白细胞介素-4)、IL-5、IL-13等Th2类细胞因子,而产生的Th1类细胞因子干扰素-γ的量相当低。抗CD80或/和抗CD86单克隆抗体可以明显地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产生。在体内实验中,接受EOS气管注入的小鼠引流淋巴细胞主要被激发产生IL-4、IL-5和IL-3。在体外较短时间的培养过程中加入外源性OVA抗原后所产生的Th2类细胞因子的量更高;和体外实验结果相类似,抗CD80或/和抗CD86单克隆抗体同样可以明显地抑制EOS在体内的抗原呈递过程。这些结果提示,EOS不仅作为终末效应细胞,还可以通过强化Th2细胞的活性在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放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