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类型:
  首页 > 临床报道 > 正文  

颅内动脉瘤破裂研究新发现

【 2009-04-01 发布 】 临床报道  

美迪网领先的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

日前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的大小不是衡量瘤子是否容易破裂的最准确指标,而用瘤体长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值)作为衡量破裂风险的指标更有意义,这对医生和患者发现并预防脑出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获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医师宋剑平等人的这一研究课题获我国“十一五”课题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2009年第11期《中华医学杂志》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造成人脑出血死亡的重要因素,早期判定什么样的瘤体容易破裂,是早期发现和预防的关键,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和生存质量。
 
为此,研究人员对2001年8月至200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血管造影资料完整的473例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473例案例中,有426名患者脑动脉瘤破裂,破裂风险随瘤体长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增高而增大,且该比值不受动脉瘤分布部位影响,是代表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的良好指标。
 
国内外学者曾探讨脑动脉瘤破裂因素,并逐渐发现瘤体内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及其几何特征与破裂密切相关。宋剑平等人研究指出,AR值考虑到瘤体大小和瘤颈因素,不受瘤体存在部位的影响,可以作为评估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的独立指标来预测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同时,有数据表明,长径分别为7毫米和8毫米的脑动脉瘤,AR值有显著差异,因此,宋剑平等人研究认为AR值比单纯使用瘤体长度预测破裂风险更敏感。
 
同时,宋剑平等人指出,将在下一步研究中扩大样本,逐步确定动脉瘤破裂的界定风险临界值,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瘤体突然破裂带来的风险和不幸。

网友评论
共计 0 条      
 
我要评论
匿名发表 昵称: Email: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更多关于 动脉瘤 的新闻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沪ICP备14001091号-8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消防排烟风机 华创商务网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产品咨询 本QQ仅咨询广告和会员业务,不咨询产品和药品等业务美迪医疗网推广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