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首页 > 美迪医讯 > 综合医院儿科为何低谷徘徊  

综合医院儿科为何低谷徘徊

【 2006-06-07 发布 】 美迪医讯
美迪网领先的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

“六一”儿童节,承载着孩子们的无限欢乐和期盼。而作为护佑和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医院儿科的叔叔阿姨们却怀着忧心忡忡的期盼,这种期盼的不同与他们身处专科医院还是综合医院密切相关……

冰火两重天  “专科”爆棚“综合”冷清
  
5月27日一大早,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当记者走进北京儿童医院时,几位母亲一手怀抱着孩子,一手打着伞匆匆忙忙地走向门诊大厅。“孩子咳嗽,带来看看。”可能是担心赶不上看病,几名母亲都不愿多回答记者的询问,有的去挂号,有的径直走进科室。而此时,门诊大厅挂号、收费和取药的窗口前已排起了长队,输液室里坐满了输液的孩子,厅外房檐下还坐着不少等候的人。这天是周六,但在儿童医院却看不出休息日的迹象。一位正在排队挂号的家长对记者说:

“现在都是一个孩子,人再多也得来看病啊。”
  
北京儿童医院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周六、周日都不休息,医院现在的日门诊量为5000人次左右,周末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
与北京儿童医院不同,附近的北京宣武医院儿科门诊却很冷清。
  
记者5月27日上午9点多到医院时,只见儿科诊室里两个大夫面对面坐着,没有病人。据该院有关人士介绍,医院小儿神经科曾是这里的特色科室,但随着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的兴盛,这里儿科的门诊、住院量都在逐渐萎缩,好几年前就撤掉了儿科病房,只保留着两三间屋子作为门急诊。现在除非急诊或一些常见病,家长才带孩子过来,更多的家长宁愿多花几块打车钱到儿童医院看。如今宣武医院儿科日门诊量只有100多人次。
  
记者从另外几家综合医院了解到,有的根本就没设儿科病房,即使曾经有过,现在也大多撤销了,仍保留儿科病房的综合医院,其门诊量和住院率也都不高。

业务不挣钱  器械药品均是弱项
  
在一家二甲综合医院儿科工作的邱大夫说:“这几年身边不少同学、同事离开儿科,有的转行去干行政,有的考研换专业,还有的去搞药品销售。为什么?说白了一句话,不挣钱呗。成人科室检查项目动辄就CT、核磁,治疗起来也常常是支架、起搏器、人工关节等高值耗材,动辄上千元。可儿科有什么?雾化吸入、微量元素检测、大输液,这些就算是儿科里面收费的‘排头兵’了,充其量一项不过是百八十块钱的事儿,跟成人科室比,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小儿科’。”
  
从事儿科工作20多年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解放军总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唐锁勤教授对此表示认同。“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又常常不能自主表达,看病时也不配合,因此给儿童看病往往要花去比成人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儿科病房的人员数量配置也高于成人病房,但儿科各种服务价格并没有因此提高。”
  
唐锁勤说,目前器械、药品等有形的部分是医院收入的“主力军”,而这却恰好是儿科所不擅长的。他给记者简单算了一下,假如把他现有的38张床全部改成成人科室的话,收入至少可以达到目前的3倍,而且还可以减员——儿科病房护士数量通常要比普通成人病房多出30%。
  
事实上,这也是很多综合性医院目前面临的选择: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药品、检查等方面收费的支撑,儿科病房收入差强人意。而维持病房自身运转所需的人力、日常消毒、水电等开支又很难进一步压缩。

于是不少医院减少儿科床位,增加更具赢利能力的成人科室床位。病房萎缩,专业人才流失,专业优势难以形成,也就更没有患者登门,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干脆把病房关掉,最多维持一个儿科门急诊。

风险大收入低  儿科成了“第三世界”
  
在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张雪峰博士看来,综合医院儿科渐入低谷的原因还不仅于此。他告诉记者,随着儿童健康水平和家长保健意识的普遍提高,现在往往孩子一有点小毛病就早早地去就医,也就不致发展成必须住院的大病,住院需求本身就在萎缩。目前在临床上已很难见到重症感染或感染性休克的孩子,以往常见的化脓性脑炎现在一年也碰不上一两个。
  
既做过儿科主任又当过院领导的盛光耀对此也深有感触。曾任郑州大学一附院常务副院长现又改任副书记的他,对于儿科医护人员的酸甜苦辣非常熟悉。他说,儿科大夫、护士“医疗风险大、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由于综合医院儿科分科不可能过细,因此要求医护人员知识面很广,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压力很大。但其收入很难达到医院平均水平,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于是现在很多儿科学专业的医学生分到综合医院儿科后就想方设法要离开这个“医院不待见、家长不理解、自己也想不通”的地方。据了解,即便在北京,一些综合医院儿科大夫一个月拿二三百块钱奖金的情况也不鲜见。
  
记者采访中还听说了这样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由于总是吃不饱,有些综合医院的儿科目前承担起了另一项“重任”,那就是努力说服病人住院,哪怕只住一晚上也行,这样就可以加快儿科自身病床周转率,帮助全院降低平均住院日,拉升病床周转率。

路在何方  抢占前沿领域新兴社区
  
根据统计数据,近10年来我国儿童医院数量及其床位数呈显著上升趋势,1995年分别为35所和9407张,2005年则已发展到58所和14353张;而与此同时,综合医院儿科床位总数1995年是5万余张,2005年下降到约4.2万张。
  
对此,盛光耀坦陈:“在目前的大背景下,医院儿科要走出低谷确实很难。”当然也并非完全束手无策:首要的是要稳定儿科医护人员的队伍,这是每家综合医院应该坚守的底线。张雪峰也谈到了自己的感受:“儿科尽管创收不多,但作为每家仅有一个宝宝的健康守护者,应当得到更多的尊重。现在,卫生部提倡不以经济指标衡量科室并作为奖金核算指标,医院管理者更应重视儿科专业的发展,制定合理的分配机制,使儿科专业能够健康发展。”盛光耀认为,在加强医生职业精神培养和教育的同时,适当在分配政策上向儿科进行一些倾斜应该是非常必要的,“待遇留人”在哪儿都是硬道理。
  
在一家综合医院儿科供职多年的史艳博士,想法之一是通过整合与儿科相关联的学科,在一些边缘、交叉学科上做些文章。唐锁勤的想法是,目前他所在科室的病床使用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原因是有较强的专业特色,在学科发展方向上,他们避开儿童医院的强势专业,借助自己医院的整体优势及技术,在特定领域达到“一枝独秀”,这是综合医院儿科发展的重要思路之一。张雪峰也表示,儿科工作者应通过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新业务,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如家庭医生、儿科保健、儿童心理、儿童疾病的健康教育等也许都是发展的方向。
  
“目前新生儿急救领域日渐兴盛,PI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也许是综合医院儿科的出路之一,这一前沿领域值得去发展。”盛光耀支的招儿其实也是要抢占更具技术含量的新兴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特色。
  
考虑到儿科流量受地域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唐锁勤对于北京同仁医院开辟亦庄分院,并趁势重建儿科,在当地形成强势的做法很是推崇,向新兴社区拓展可能也是综合医院儿科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本文关键字: 儿科 
收藏本文到: Google书签 Digg Live Bookmark Yahoo书签 Faceboo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和讯网摘 POCO网摘 QQ书签

  《美迪医讯》欢迎您参与新闻投稿,业务咨询: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我要评论:《综合医院儿科为何低谷徘徊》
匿名发表 我的名字: Email: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更多关于 儿科  的新闻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业务咨询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沪ICP备14001091号-8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消防排烟风机 华创商务网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美迪医疗网产品咨询 本QQ仅咨询广告和会员业务,不咨询产品和药品等业务美迪医疗网推广业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