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安区委区政府领导看望慰问正在宝安医院治疗的四川地震灾区伤员

医院领导参加外科一病区教学查房

呼吸内科成功抢救的一名佤族重症患者

正在兴建的新门诊大楼
在市第八人民医院(宝安医院)年初召开的2007年度总结表彰和2008年工作大会上,宝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慧民、宝安区卫生局局长陈金喜为先进科室和个人颁奖,并就医院今后的人才规划、技术创新、业务发展等内涵建设作重要发言。
李慧民代表宝安区政府,冀望该院医务人员: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创新局面,不仅要在全区,还要力争在全市做医疗工作的典范。
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满分
2007年是各级政府将卫生系统列入行风评议行业的一年。宝安区人民医院院长陈海涛告诉记者,深圳卫生事业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卫生改革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群众看病就医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由此带来的医患关系问题不容忽视。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深化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更要在卫生系统加强思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弘扬时代正气,端正医德医风,激发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为人民健康建功立业的热情。
宝安区人民医院领导班子认真落实省卫生厅、市政府纠风办关于卫生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统一部署,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办公室,制订详细的《宝安区人民医院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方案》和各阶段工作计划。凡是关系医院发展战略、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人事任免、设备购置、药品采购、基建维修、医疗服务收费等重大问题,都进行院务、政务公开,增加了医院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职工对医院发展的信心。
宝安区人民医院畅通建议投诉渠道,力求服务让更多群众满意。陈海涛院长和义务参评员高伟光等一起做客深圳市纪委与深圳广播电台合办的《民心桥》节目,接受社会群众的评议。医院设立了15个意见箱,公布了24小时行风投诉电话,先后召开医患座谈会、院外监督员会议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会,开展满意度调查,坚持每周做好“院长接待日”工作,并对照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逐一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
陈海涛院长说,为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工作,宝安区人民医院还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严格执行医德医风奖惩、考核制度,在全院职工中广泛开展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职工素质,改善服务质量,增进医患沟通,注重诚信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病人提供满意的“五心”(精心、爱心、用心、耐心、尽心)服务。
行评改进了就医环境,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医疗卫生工作质量,让利于群众,达到了预期目标。去年11月8日,宝安医院代表宝安卫生系统参加市政府纠风办行评团卫生评议组考核,获得了“满分”的佳绩。
“五心”服务解决群众关注热点难点
“去年,宝安区人民医院的门急诊量达到15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1.4%。同时,住院手术的患者也达到10787人次,健康体检约14万余人次。”
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关春保告诉记者:“这些剧增的诊疗量,全是在人手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完成的。我院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和创建”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岗“活动为载体,以加强行风建设为重点,努力改善就医环境、端正服务态度、规范执业行为,用‘五心’(精心、爱心、用心、耐心、尽心)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宝安区人民医院通过了新一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使医疗技术质量和服务更为标准化和规范化。不断推出便民、利民、为民措施,如设立客户服务中心,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处理患者咨询、困难和投诉,及时为老弱病残及特殊患者提供特殊服务;调整补充了门诊导医人员,挂号分诊、检诊人员,简化就医流程,方便患者就医;规范专家门诊,使患者疑难病症及时得到诊疗,补充了专家门诊人员,增加专家门诊出诊次数,为患者提供方便。不仅如此,该院尤其注重从细节入手,让病人感到温暖、放心,如在门诊大厅增设饮水机为患者提供免费开水,免费为患者测量血压,导医对行动不便及乘出租车的患者主动迎上前迎接,扶老携幼,热情服务。积极开展深入社区服务,党团支部多次组织到各社区义诊,今年增设1所社康中心,现有10所社康中心,方便社区居民就诊。
宝安区人民医院严格执行《药品阳光采购》工程,成立了《药品阳光采购》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委员会、遴选专家库,制定了《药品阳光采购》实施办法。设立了医药代表接待日,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医院为了能够较好地执行价格公示制度以及两费清单制度,设置了2台电子触摸屏,方便患者查询,增加收费透明度。同时,为执行深圳市统一的新收费标准,5次组织科主任、护士长、收费员和电脑录入员进行物价培训。这些措施规范了用药管理,体现了宝安区人民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人文理念。
医托、医闹是激化医患矛盾,加剧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宝安区人民医院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研究制订打击医托、医闹紧急预案,设立了打击医托治安岗亭,并与派出所、城管、保安公司、巡防大队联合开展打击医托活动,依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引进人才 扩充队伍 服务患者
今年伊始,20多名应届博士、硕士研究生从各地知名医学院校聚集深圳,参加宝安医院领导班子亲自主持的面试活动。陈海涛院长捧着厚厚的一摞简历对记者说:“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人是第一要素。有了人才,才有事业的发展,否则再好的设备也难以发挥作用”。
宝安区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怀着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借助“十一五”发展战略机遇,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端正、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水平高超的医疗卫生队伍。
去年,医院结合业务发展与专科建设需要,在积极争取增编的同时,完成了包括4名博士、8名硕士在内的2007年应届毕业生接收及学科带头人引进计划,重点满足市、区重点专科的人才需求。与此同时,宝安区人民医院加强基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制定员工继续教育计划,加大在职培训的经费投入,极大地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努力进取、在职深造的积极性,对促进全院学历水平与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去年,宝安区人民医院有2篇论文被国际上公认为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多篇论文在“中”字号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意味着该院在急救、骨伤、检验、内分泌等领域的研究和学术水平受到同行重视。而这些研究的主持者,如张文武、朱肖奇、王立军、贺德、孙顺昌、池莲祥等,大多数是近年来宝安医院通过引进和再教育等途径,增添的新鲜血液。
陈海涛说,根据中、长期发展目标,宝安医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发展分步实施计划,一方面加快扭转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的步伐,另一方面发挥学科带头人所长,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更有作为,为迎接医院再次腾飞做好人才的聚集与储备。
新门诊大楼今年底投入使用
“今年底,高21层的新门诊大楼将投入使用,届时,医院业务用房紧张、市民看病不方便的困难将得到大大的缓解!” 院党委书记关春保指着已完成主体建设,进入二次装修阶段的新门诊大楼介绍说。
宝安区人民医院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是按二三十万人口进行规划建设的。随着宝安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实际居住的服务人口已经达到600多万,医院的业务用房面积已经显得严重不足,从而成为困扰医院发展的瓶颈。为此,宝安区政府投资2.2亿元,为该院兴建一幢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门诊大楼。
作为宝安区政府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新门诊大楼目前已进入建设的最后冲刺阶段。今年建成投入使用后,所有科室的门诊将全部集中在该大楼,患者看病将更加方便。同时,由于业务用房面积的增加,医院将进一步增加诊室,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全力解决候诊时间长等患者关注的问题。如为了满足一年十几万人的健康体检需求,该院将在新门诊大楼特设一整层楼用于体检,届时,1200平方米的业务用房,合理的流程安排和更多的先进设备,将能更好地满足高考体检、征兵体检和招调工体检等需求。
为了切实解决病人停车难问题,宝安区政府还毅然决定为该院建设一座双塔式智能化多出入口立体车库。建成后,这个与一个正规篮球场面积差不多的车库,就可以停车234辆,加上新门诊大楼的地下车库的300多个停车位,共计可以新增500多个停车位。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市民普遍反映的停车难问题。关春保说,届时,宝安区人民医院不仅呈现新的面貌,市民也将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护人员纷纷请战要求去地震灾区
作为深圳惟一的全国“百佳医院”,宝安医院从来不缺爱心。全院1400多名医务人员中有着许许多多甘于奉献的人。他们日日夜夜守候在患者身边,用笑脸和柔情为患者送去温暖,用高超的医术挽救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为了患者的健康忘记自我安康。市级“十佳医务工作者”陈海涛、关春保、王启梁、张文武等,区级“十佳护士”赵凤琴、陈君华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2007年,宝安医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