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实施简单或复杂的先心病手术都是安全和有效的,低体重儿可实施早期手术治疗,对强心、利尿等心功能支持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早期实施根治性手术效果优于延期手术或减状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是由于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发育停顿所造成的畸形。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06年12月第6期刊登一项研究,研究者 2001年1月至2005年3月、完成36例低出生体重儿心脏手术。孕期31~40周,平均34周,其中24例为早产儿,出生体重700~2 500 g,平均2010 g。手术时日龄4~68 d,平均15.5 d;手术时体重900~2500 g,平均2120 g。动脉导管未闭15例,室间隔缺损10例,肺动脉闭锁5例,主动脉缩窄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1例。18例需要在体外循环下手术。评价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贾兵等研究人员研究显示,4例(11.1%)术后早期死亡。体外循环72~198 min,平均(99±31)min;主动脉阻断46~158 min,平均(76±18)min;深低温停循环6~35 min,平均(19±8)min;术后机械通气12~240 h,平均(74.4±96.2)h。8例术后并发症,2例需再手术或介入治疗。 因此可见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实施简单或复杂的先心病手术都是安全和有效的;低体重儿可实施早期手术治疗;对强心、利尿等心功能支持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早期实施根治性手术效果优于延期手术或减状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