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接受过多周期化疗而病情难以控制的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吉非替尼是目前治疗的首选,可取得长期的疗效并能安全耐受,其靶标人群为肺腺癌患者。 肺部肿瘤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症状: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胸痛、气促、发热以及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根据肺癌的生物学特点及对治疗反应的不同,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二月第二期刊登一项研究,研究者对接受过1个周期以上含铂化疗方案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天口服250 mg吉非替尼直至疾病进展,观察疗效、生存时间和不良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COX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靶向人群和影响因素。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等研究人员研究显示,2001年7月至2005年5月,共有115例入组,随访至2006年9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患者依从性为100%。症状改善中位时间为8 d。完全缓解为4.3%(5/115),部分缓解为39.1%(45/115),稳定为27.0%(31/115),进展为29.6%(34/115),有效率为43.5%(50/115),疾病控制率为70.4%(81/11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和11个月;1、2年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32.2%(事件78例)、5.6%(事件103例)和41.7%(死亡67例)、21.5%(死亡87例);3年总生存率为12.3%(死亡93例)。腺癌是惟一的疗效预测因子,脑转移占治疗失败的39.4%(28/71)。Ⅲ度以上的皮肤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6/115)。 因此可见对于接受过多周期化疗而病情难以控制的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吉非替尼是目前治疗的首选,可取得长期的疗效并能安全耐受,其靶标人群为肺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