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cA乎T1和HBcAg~T2混合蛋白诱导出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HCV治疗性疫苗的候选。 丙型肝炎感染的为丙型肝炎病毒,抗原为 H C V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导致衰弱疲劳,并可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以至死亡。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为输血传染;文身、身体刺伤、与别人共用剃刀和牙刷,也有染上丙型肝炎的危险。 中华传染病杂志三月第三期刊登一项研究,研究者利用DNA重组技术将HCVT表位(131~140位氨基酸)和(1445~1453位氨基酸)分别插入HBcAg el―loop处,构建病毒颗粒样抗原表达载体pTrc-core-T1和pTrc-core-T2,并在大肠埃希菌DH5α中表达,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纯化表达产物HBcAg―T1和HBcAg―T2。以T1和T2表位肽混合物、HBcAg―T1和HBcAg-T2混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并设空白对照,适时行抑瘤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IL-4及IFN-γ、IL-5,ELISA法检测IL-12;并行细胞杀伤实验,以观察混合蛋白的免疫原性。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教研室陈佳玉等研究人员研究显示,PCR法鉴定质粒pTrc―core―T1和pTrc―core―T2正确。抑瘤实验中HBcAg―T1和HBcAg―T2混合蛋白免疫组仅1只小鼠形成瘤块,直径0.1cm,低于对照组的平均直径1.3cm、T1T2混合肽免疫组的0.9cm;混合蛋白免疫组脾细胞内CD8^+T细胞占(20.21±2.01)%,高于混合肽免疫组的(15.33±1.45)%和空白对照组的(5.09±1.66)%(P〈0.01);3组内脾细胞内IFN-γ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58±0.05)%、(0.88±0.02)%和(0.53±0.03)%(P〈0.01);血清中IL-5较混合表位肽组有所下降(P〈0.01);而ELISA检测混合蛋白组IL-12高于T1T2混合表位肽免疫组;混合蛋白免疫组小鼠HCV特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明显高于T1T2混合表位肽免疫组(P〈0.01)。 因此可见HBcA乎T1和HBcAg~T2混合蛋白诱导出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HCV治疗性疫苗的候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