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临床报道 > 正文 |
新发明:纳米“侦探”可快速查出肝炎病毒 【 2007-12-10 发布 】 临床报道
面对狡猾的肝炎病毒,上海的纳米“侦探”将于第一时间令其现形。11月22日,在沪举行的“第三届上海国际纳米技术合作研讨会”上传出消息,由上海交大等单位研制的纳米“侦探”―――核酸分离转化性剂核,能在人体被肝炎病毒感染后的两三天里让病毒现形,比传统方法要大幅提前数十天。可让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并避免通过献血传播。 从DNA群中“抓出”受体 “要找到肝炎等病毒的DNA,在患者体内的几率是十几亿分之一。” 上海交大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古宏晨教授介绍,传统的传染病检测方法中,仅仅在肝炎等病毒存在明显的受体时才能发现,而当人体被感染却没有明显的受体的30天至70天“窗口期”里,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对于妄图蒙混过关的病毒,沪上科研人员尝试通过提纯,针对病毒DNA,对纳米材料进行改造并加入磁场,训练它们成为机敏高效的纳米“侦探”,即使人体内的病毒受体非常微弱,“侦探”身上携带的配体,也能将病毒受体从DNA群中抓出来,随后伴随磁性的消失,受体就被放出在溶液中。 让“纳米”深入血管治病 据介绍,根据该原理,最终沪上科研人员参与制成的用核酸提纯、磁性纳米材料相结合的核酸分离转化性剂核,已经能在人体刚感染病毒的两三天时间内,及时发现病毒。目前,已推出的核酸分离转化性剂核于今年10月在欧洲率先投入使用,用于献血时的检测,避免肝炎等病毒在“窗口期”流入血库。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该技术还能对艾滋病毒实现第一时间的快速发现。 据透露,除分离提纯检测病毒外,上海科研人员下一步还将研究让“纳米”深入血管等以前根本不能到达的地方直接治病;并考虑把好的DNA放入纳米材料,让它进入细胞核内,进行直接治疗。 /**/
更多关于 肝炎病毒 的新闻
《上海医疗器械批发》产品推荐
|
合作支持: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家用护理器械商城 | 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 | 医学装备协会 |
刊登广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代理商加盟 | 关于美迪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
把美迪网放进收藏夹 把美迪医疗网介绍给我的朋友 给美迪医疗网留言
美迪医疗网广告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产品咨询业务联系:021-51601230 传真:021-56532303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经营性-2009-0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90029 ![]() ![]() ![]() 公安备案号 31010602000199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许20210003号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沪静药监械经营备20220042号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08676284138X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书:(沪)-非经营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