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台北市立万芳医院院长邱文达
万芳医院给了他一个创意的舞台,让他不仅把美术馆搬进了医院,更把各种管理理念、管理工具运用得挥洒自如、淋漓尽致
在来万芳医院当院长之前,邱文达一直在台北医学大学担任教授、系主任,并没做过医院管理的工作。万芳医院给了他一个创意的舞台,让他不仅把美术馆搬进了医院,更把各种管理理念、管理工具运用得挥洒自如、淋漓尽致。他笑言参加了医院举办的多次艺术展,他也被“熏陶”成了艺术品收藏者。“我非常喜欢的一幅画,乍看之下并不觉得特别,但听作者讲他是爬到悬崖上选择最完美的角度画下来的,感觉立刻就不同了。其实管理医院也一样,只有不断地精益求精,挑战自我,才能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景。”

邱文达:1950年出生,毕业于台湾中山医学院,先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日本大学医学院就读,获双博士学位。现任台北医学大学副校长兼医学系教授,台北医学大学附属市立万芳医院院长。
采访花絮
最尊敬的内地医管大师
因为讲学的原因,邱文达院长近年来经常有机会来内地,也接触了不少国内医管界的专家。采访中,他兴致勃勃地谈到有几位内地的医管“大师”是他最尊敬的,他们分别是中国医院协会曹荣桂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殷大奎会长,江苏省卫生厅郭兴华厅长,江苏省医院协会会长唐维新,海南省医院管理协会会长刘庭芳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等。
值得关注的世界医管新趋势
因为经常出席世界各国的医学会议,邱文达院长敏感的神经总是被医院管理的最新动向所触动。在我们仍在热谈服务、技术、设备等等的话题的时候,国际上最热门的研究正转向病人安全、不良事件分析等关涉医疗质量的专项课题。他非常希望借助这次采访将他所掌握的资讯传递给国内的医管界同行们。
就质量而言,全世界目前都很重视指标系统,强调质量管控的国际标准化。美国、欧洲、日本乃至台湾都有自己的指标系统。
就病人安全而言,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病人安全目标,并希望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达成。一个有效的方法是组成RCA小组(Root Cause Analyse寻根分析),对不同级别的医疗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必要的上报RCA小组。同时,一些调查发现,所有差错事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沟通环节,而沟通的问题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交班。所以,对于交班管控的加强也成为全世界医管界的共识。
另外,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在进行医院的排行,他们将病人希望了解的信息进行公示,供民众选择。
邱院长强调,医院也要跟上时代,上述问题之所以被关注,正是因为它们最具风险隐患,因此国际上出现的这些最新趋势值得国内的管理者关注和研究。
给内地医院管理者的建议
●万芳医院的门诊收入占总收入的55%,住院收入占45%,其中药品仅占22%~25%。邱院长提到,过去台湾也是“以药养医”,药费通常占到收入的50%以上。但台湾的经验是不能简单地砍掉药费,而是要有配套的机制:第一,要提高住院的费用,给医院留有生存的空间;第二,要增加医师的诊疗费。台湾在十几年前开始实行医生诊疗费(Physician
Fee),医生可以提取诊疗费的60%~80%,这样医生就不靠药品和收红包赚钱了。当然,医院、健保局、卫生局三方会共同从制度的层面来限制可能出现的医生误导消费的问题。
●在台湾,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比例是3:7,邱院长建议内地政府部门可以适当地放开部分医疗市场,引进民间资本。万芳医院就是一个公办民营的典范,政府既减少了预算支出和人力成本,又提高了经营绩效,是政府、投资者和老百姓三方共赢的好事。目前,内地的医疗资源非常不平衡,政府可以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需要医疗资源的地方去。邱院长也特别强调,托管方式的成功策略在于:要慎选经营者,签订周全的合同,再加上适当的监督和支持。
●要把质量当成医院的重中之重,真正地投入。邱院长走访过很多内地的医院,他感触很深的是这些医院都在大谈特谈硬件、技术、服务、研究,但很少真正提到质量。另外,病人安全也非常重要,没有安全就没有所谓的质量。在他看来,内地医院的病人安全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定要设定目标并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
●要强调并真正推动“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而不仅仅是喊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