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版的急救模式
从“三个惟一”出发,解读“潍坊120”模式
文 图/修金来
如果“医改”是船,那么“大众卫生”就是它的方向。
“大众卫生”是指“为大众健康利益、大众化、大众参与的卫生”,它是潍坊市卫生局从2001年开始推广的一套卫生管理理念。
在这一理念下,潍坊市确定了以城市建设“五综十专二百社”、以农村建设“525工程”、在城乡建设全市范围内的“120急救指挥系统”为核心内容的全方位的卫生服务网络系统。
其中,120急救指挥系统是它的一个亮点,被国家卫生部评价为全国“最经济、最直接、最及时的急救模式之一”。
在新一轮医改中,潍坊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意见》再次提出了新要求:规划建设新的市医疗救援中心(120指挥中心),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系统。
全国最小的急救中心
“这可能是全国最小的急救中心,小到加上领导干部也才只有21人;但是,它又是效率最高的急救中心,因为它的服务范围涵盖了全市850万人口。”120指挥中心主任张善绘介绍说,“其中的‘120回访制度’在全国是惟一的。”
长期以来,潍坊市的院前急诊急救一直分别由各医院承担,分散的急诊急救模式不符合现代医疗发展要求,分散的资源难以达到有效保障群众健康需要的目标,由于利益之争,个别医院抢病号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改变这种局面,潍坊市卫生局全面整合了急诊急救资源,将12个县市区全部并入市紧急救援中心,统一受理,统一调度,全市各急救点全部与中心联网。
从2001年1月正式运行至今,潍坊市卫生局120指挥中心已经由一个成立之初的9家联动医院发展到现在的37家联动医院,由一个成立之初仅覆盖市区的较小的急救网络发展到现在覆盖全市的大的急救网络。
去年,奎文区南胡住村一对夫妻吵架,妻子一气之下口服了50片安眠药,中心接到报警电话的时候,只听到微弱的声音,语言断断续续,信息含量很低。中心调度员根据报警电话号码迅速查明位置,立即派出救护车,对病人进行了及时抢救,使病人转危为安。
除了工作人员娴熟的业务技能之外,这要归功于中心建立的一套先进的指挥系统。该系统由10台计算机、调度排队机和通讯器材组成,采用通话清晰无干扰的通讯专线,调度拨出信号实行专网传输。安装的GPS卫星车载定位系统,时刻监测所有救护车所处的位置及状态,并在指挥中心的电子计算机屏幕上清晰显示救护车的动态分布路线。测得的数据能通过指挥中心的电子计算机输送到医院急诊科,并根据医院急诊科专科医生的指令对患者作进一步处理,以使患者得到连续有效的治疗。
“潍坊120”模式的鲜明特色是集中受理、统一调度、分散救治。全市所有拨打120的急救电话都汇集到120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病人自愿、综合考虑医院能力的原则安排最近的医院出车,全市医院的300多部救护车,120指挥中心都可调用,如遇重大事故发生,120指挥中心可集中调度医疗资源实施紧急救援。
当病人或家属拨打120求助电话时,120指挥中心立即得到比较详细的救助信息(微机屏幕上马上显示求救人的电话号码、地址、就近医院、最佳行车路线等),并在调度员快捷的操作下,取得详细的发病地址、等车地址、性别身份及病情等信息,在30秒内将病人信息和出车指令传输到相应医院。被指令承担救护的医院在规定时间内立即出车,赶到急救现场。
目前,在中心市区拨打120电话,救护车3~5分钟就会赶到,即使在乡村10分钟也能赶到。全市联网并覆盖到乡镇一级的,在全国只有潍坊和东莞能够做到。
中心还建立了“120回访制度”,这在全国是惟一的。工作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首先会对病人预告,告知应该注意的事项,存在什么危险。过后,工作人员还会对病人进行回访,征求意见。
这一制度已经坚持了两年时间,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好反响。这么多年来,指挥中心的调度服务没出现过一次大的失误,没有接到社会的一次投诉。
医院出车全部免费
救护车出车费用全部免费,这在全国其他地区是没有的,这是“潍坊120”模式的第二个惟一。
张善绘介绍说,这样做主要是考虑病人的需要,为了方便病人,让利于病人,因为抢救病人本身就会带给医院效益,所以,出车费用均由医院承担。
医院在抢救病人时,要做到“三先三后”,即先出动救援、先入院就诊、先治疗手术、后查病人来源、后补办手续、后交纳费用。为此,全市医疗机构共计垫付资金300多万元。
中心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对各医院急救条件进行严格评审,达到条件的方可参与院前急救。潍坊市卫生局制定了“划片分工、就近就医、病人自愿、能力第一”的工作标准,既有效解决了医院之间争抢病号的问题,又尊重了病人的选择权。比如,如果病人在某医院的急救车上提出要到另一家医院治疗,那么,这家医院的急救车必须无条件地将病人转送到别的医院。
中心不定期对全市各定点医院进行拉练,对违反规定的,轻者进行通报批评,严重者暂停其急救业务。曾有两家医院因为抢夺病号,救护车司机之间发生争吵殴打现象,120指挥中心核实情况后分别对这两家医院做出了暂停急救业务进行整顿的处罚决定。
近年来,120指挥中心先后对有关医院违反规定的救护车司机给予相应处罚的建议通知,有关医院也据此辞退了违反规定的救护人员,维持了医疗急救秩序。
三心合一
传统意义上的120指挥中心仅仅是对急诊急救的统筹调度,不包括事故的预警、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理。为提高效率、节省资源,潍坊市卫生局将潍坊市120指挥中心、潍坊市红十字会救援中心、潍坊市紧急救援中心“三心合一”。这是“潍坊120”模式的第三个惟一。
合并之后,120指挥中心除院前急救外,还承担了中毒、传染病、救灾、救助等任务,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整合,也提高了院前急救效率。
张善绘介绍说:潍坊市紧急救援中心在原120指挥中心急救调度系统的基础上着手组建,2005年1月正式挂牌,同时挂牌的还有承担义务救助责任的潍坊市红十字会救援中心。
紧急救援中心主要承担全市院前急救接受呼叫、调度指挥、运转病员等任务。与原有“120”指挥中心相比,紧急救援中心统辖各县市区院前急救定点医院急救站业务,并实现医疗救护人员、急救车辆、设备、药品、技术及制度六项配套统一。
紧急救援中心实现了对全市卫生急诊急救资源的全面整合,急救效率大为提高;同时,还可有效应对突发性应急事件,并在极短时间内将多部急救车辆调度至事发现场。
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网络以院前急救网络为基础,充分体现了“平灾结合”的原则:平时通过急救网络开展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以及对急危重病人的正常救治。灾害事件突发时,启动预案,紧急救援网络成员单位将投入紧急医疗救援之中。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网络覆盖全市县市区,在全市将设有近百个急救点,实现了全市无急救盲点,缩短了服务半径,使每个危重病人都能在最短距离、最短时间内得到治疗。